导语:每年春末夏初开始的升温和降雨,都会为很多地方的餐桌送上口感鲜美的野生菌子。现今不仅是山里的村民,都市里的人更是对这一食材趋之若鹜。诚然萌萌的菌子是大大滴美味,但“有毒滴~小蘑菇~”从来就没有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中销声匿迹。事实上,几乎年年都会上演误食有毒野生菌酿成的悲剧。
好消息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存在的
坏消息是:目前这个办法是——不要吃~
好吧,这显然不现实,其实咱也没想着说服广大吃货放弃自己的福利。吧过,让大家感受下误食的原因,提高警惕还是有必要的。
来看一组漂漂的图吧:下面有九组野生菌的图片,每组由两种蘑菇(以A/B标识),其中一种可以食用,另一种则是传说中的毒蘑菇。你可以尝试一下从每组中选出可以食用的菌子,标准答案附文后: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最终答案是:B-A-B-A-A-B-B-B-A
答对五题以下的童鞋可自求一下心阴面积。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只是列出了部分容易混淆的可食用菌和有毒菌,容易误食的有毒菌子还有很多,因此即便接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人士往往为了以防万一,也不会食用这些容易混淆的菌子,所以我们强烈建议对于普通童鞋,千万不要私自捡食野生蘑菇!!
结语:以上图文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第一农经小编只是转载而已,并非原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原网站阅读。
![]() |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3 09:11 , Processed in 0.4374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