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竹荪竹林套种技术
图:竹荪竹林套种
【专家解答】
1、原料准备:
1.1原料配比:亩用14立方米干燥不霉新鲜竹屑,尿素7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碳酸钙25公斤,麦麸50公斤。
1.2栽培料处理:选易排易灌,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田块,整理一个堆料场,每年12月上旬开始进行建堆发酵,先在堆料场撒一层厚40cm的竹屑,同时撒上尿素、碳酸钙、浇上水,头几层,用水不宜太多,如此反复堆料,堆高至约1.5m时,将料堆踩实,盖上稻草,每隔15天翻堆一次,使各种原料均匀。翻堆时,如培养料太干,要加水,培养料含水分保持约60%,有利培养料发酵,一般翻1—4次。
2、栽培方法:
2.1田块四周挖好排水沟,长度、方向以便于作业及排灌,一般长10-15m,宽1m。
2.2备好的料需在惊蛰开始做好辅料播种,最迟在清明前完成。
2.3播种前10天,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增加,肥力,为竹荪生长提供养分。播种时,要检查基料中是否有氨气,如有,需适当翻松,降低温度,凉3—5天再播。
2.4播种时,气温不超28℃,先将基料按每行1m撒开,培养料洒足水,再将菌种分成4-6小块,放于基料中间,再撒上一层麦麸。菌种采用头尾插花播,再盖一层基料,把麦麸盖住,培养料要压实,再覆上约4cm厚的干净肥沃表土,泥土含水量80%,覆土后上用稻草覆盖(一亩地用两亩田的稻草),不能太厚,有利于保湿。竹荪菌丝生长的培养基和土壤的酸度约5。保持培养料和土层含水量相对稳定,不能过干过湿。晴天,温度较高时,每隔2—3天喷水一次,保持培养料和覆土湿度。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温度不低于10℃。
3、菌丝生长管理:
菌丝生长温度8℃-30℃,适宜温度15℃-28℃,培养基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65%-75%。当菌丝生长正常,在适宜自然温度下,约40天可长透出覆土层。正常情况下,形成颗粒状菌球体,从播种开始一般约需60天。当菌丝生长正常,开始在覆土层表面形成菌球,从小到大,从米粒状到黄豆状,约需6天,8天长至大花生米状,13天后长至核桃状,约18天,菌球上的刺毛开始消退,此时菌球几乎不再生长,当菌球不再增大时,说明已到成熟期。要控制好棚内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培养料和覆土层的湿度。菌球成熟开裂时,要适当喷些水,控制好湿度,使培养基料含水量达76%,同时把相对湿度控制在80%。合理掌握遮阴物的遮阴效果,适当用弱光照射刺激菌球,每天揭开遮阴覆盖物50—70分钟,视天气情况而灵活掌握。
4、出菇管理及加工:
成熟菌球一般在温度23℃上下,菌球成熟到开裂期,空气相对湿度提至85%,开裂开始到菌柄伸长期,空气相对湿度约90%,菌裙张开期,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菌球开裂后,依次形成菌盖、菌柄、最后吐出菌裙。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基质。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基质和覆土层的含水量。如遇久旱无雨,菇床表面发白,必需夜间放跑马水,床面湿后,第二天清晨立即放掉。竹荪最怕阳光直射,现蕾后,需覆盖遮阳网,挡住90%阳光。
当菌裙开裂到最大,完全张开时,要立即进行采收,把竹荪小心翼翼的从菌托下采下,尽量保持菌盖、菌托、菌裙等各个部位的完好,以提升成品质量和价值。把采下的竹荪立即摆好晒干,或拿入烤房烤干,干后变软,立即密封包装。
【小编总结】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因其营养丰富、滋鲜味美,是“草八珍”之一。竹荪的生长不需要光照,加上野生的竹荪多生长在竹林中,所以是一种适合林下种植的食用菌。第一农经小编在本文中给您竹荪竹林套种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3 00:57 , Processed in 0.1299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