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种地网 门户 种植资讯 查看内容

常春藤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4-1 15:35|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3| 评论: 0

摘要:   常春藤是我们常见的室内种植种类,那么常春藤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什么病害呢?如何防治呢?这就是今天小编想要为大家讲述的话题。   【专家解答】病害主要有藻叶斑病、炭疽病、细菌叶腐病、叶斑病、根腐病、 ...
  常春藤是我们常见的室内种植种类,那么常春藤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什么病害呢?如何防治呢?这就是今天小编想要为大家讲述的话题。
  【专家解答】病害主要有藻叶斑病、炭疽病、细菌叶腐病、叶斑病、根腐病、疫病等。虫害以卷叶虫螟、介壳虫和红蜘蛛的危害较为严重。
  一是深秋或早春清除枯枝落叶并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并烧毁;
  二是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保护;
  三是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
  四是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锈病:除可采用上述1-3项方法外,发病后喷洒97%敌锈钠250-300倍液(加0.1%洗衣粉),或25%粉锈宁1500-2500倍液。
  叶斑病
  细菌性叶斑病发生于植株的叶和茎部。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产生水浸状、浅绿色圆形小斑,病斑以后逐渐扩大而转变成褐色或黑色病斑,边缘略显红色,叶柄也变为褐色而引起叶片枯凋。枝条发病,自枝条顶端向下展,而深入到木质部,病害发生严重时,溃疡斑可环割茎部,而引起病部以上部分枝叶枯萎。潮湿时,条件适宜时借雨水飞溅传播,通过植株的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细菌溢液。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剪除病组织,发现感病严重病株及时烧毁。
  ②加强栽培管理:从根际给植株灌水,不要淋浇,以免传播病菌而扩大危害。
  ③土壤处理:病菌污染的土壤可用2%福尔马林液处理。

常春藤炭疽病
  炭疽病
  常见病害。主要为害叶,受害严重时叶片呈灰白色:秋雨连绵时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禁止对叶片当头浇水。发病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喷洒1次,连喷3-4次即可防治。其他方法可参见鹅掌柴病虫害防治部分。
  叶斑病
  常见病害。容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多因通风不良、环境闷热潮湿引起。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同时喷洒1%波尔多液,每7天喷1次,连喷4-5次。

介壳虫
  介壳虫
  常见害虫。受害植株生长不良,并能污染上煤烟病,引起叶片发黄.提前落叶。
  防治方法:人工刮除。发生面积大时,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荆800倍液。其他方法参见苏铁病虫害防治部分。
  疫病
  (1)症状特征:全叶或大部分叶片变褐腐烂或茎蔓基部及嫩节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变软缢缩,后变褐色至褐黑色,病部以上枝叶枯萎。有的直接形成烂顶或死头;有时插枝的茎基部也发病产生茎腐。当插枝带菌或土壤带菌,且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时,该病易发生,且扩展迅速。
  (2)防治方法
  ①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适当控制浇水。
  ②栽插时要注意从无病虫为害的植株上选插枝,插在消毒过的或未发生过疫病的基质中。栽植不能过密,注意通风透光。
  ③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④发病初期,喷施或浇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
  灰霉病
  (1)症状特征:在叶边缘产生水渍状褐色或黑色病斑,严重时病斑可占叶大部分或全叶,潮湿时生出灰霉层。
  (2)防治方法:用无病新土栽培,控制浇水,氮肥不要施过多。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发病时,喷施75%百菌清500倍液。10天1次,连续2~3次。
  紫突眼蛎蚧
  (1)为害特征:以若虫与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严重时布满叶片、枝条,致使植株干枯发黄、死亡。
  (2)防治方法:冬季结合整形、剪除虫枝叶,并集中烧毁。若虫孵化期,喷施50%辛硫磷1000倍液或速扑杀1500倍液。
  日灼症
  症状:上部叶或新叶变浅灰色,逐渐枯萎、落叶。
  病因:生理病症。夏日里,把久放在阴蔽处的常春藤,突放到晴日下,易被烈日灼伤。
  防治方法:栽培环境易半阴蔽,日照约50%-70%。忌强烈日光直射。
  
种地网-种植技术交流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3 00:21 , Processed in 0.1181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