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保护地茄子的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

2022-7-3 15:13|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321| 评论: 0

摘要:    一、茄子的需肥特性。1、茄子根系的营养特性。茄子根系发达,主根能深入土壤1.3-1.7米,根系入土深度随耕层深度而变化,主要分布在30厘米的表土层中,横向伸展1-1.3米,木质化较早,不易发生不定根,故 ...
  
茄子种植技术 

一、茄子的需肥特性。

1、茄子根系的营养特性。茄子根系发达,主根能深入土壤1.3-1.7米,根系入土深度随耕层深度而变化,主要分布在30厘米的表土层中,横向伸展1-1.3米,木质化较早,不易发生不定根,故移栽应避免伤根。根系吸收能力强,喜水喜肥,不耐干旱,也不耐涝。保护地栽培茄子比露地生长期长,要求肥料充足。茄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砂质土和黏质土均可栽培。适宜土壤PH6.8-7.2,较耐盐碱。最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为好。

2、茄子的需肥动态。茄子生长期长,喜温怕霜,喜光不耐荫。整个生育期需要较多的肥料,以有机肥加适量磷肥为底肥,在结果盛期补施氮肥和钾肥,利于高产优质。茄子的需肥特性与生物学特性有关。在幼苗期生长4片真叶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就同时进行。茄子的分枝、结果习性很有规律性。第一次的分枝结一层果实,主茎上的果实称为门茄,一级侧枝上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统称为满天星。这种侧枝层层升高,果实数目成倍增长的生长特点,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供应,才能使茎叶和果实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氮素对植株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氮素充足,植株茎粗叶茂,生长茁壮,形成较多发育良好的花芽,结实率也高,可大幅度提高果实产量。若氮不足,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从定植到采收结束均需供应氮肥,特别是在生育盛期需要量大。磷可促进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苗期施磷多,可促进发根和定植后的成活,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钾可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从全生育期来看,茄子对钾的吸收量最多,氮、钙次之,磷、镁最少。茄子对各种养分吸收的特点是从定植开始到收获结束逐步增加。特别是开始收获后养分吸收量增多,至收获盛期急剧增加。在生长中期吸收钾的数量与吸收氮的情况相近,到生育后期钾的吸收量远比氮素要多,到后期磷的吸收量虽有所增多,但与钾氮相比要小得多,每生产1000千克茄子,吸收各元素量分别为氮2.7-3.3千克、磷0.7-0.8千克、钾4.7-5.1千克、氧化钙1.2千克、氧化镁0.5千克,吸收比例大致为3:1:1.5。肥料适宜配方应为15:10:20。

二、茄子施肥技术

1、苗期施肥。苗期育苗主要是培育壮苗,达到幼苗苗壮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定植时幼苗已现蕾,定植后抗逆性强的目的。做法是在10平方米苗床上施入过筛后的腐熟有机肥200千克、过磷酸钙与硫酸钾各0.5千克,混拌均匀,即可播种。苗期追施氮肥1公斤,如果土温低,可用0.1%的尿素喷叶,使叶片变绿,可以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

2、基肥。(1)亩施腐熟有机肥8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和硫酸钾25千克。(2)亩施腐熟有机肥8000—10000公斤,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施25公斤。(3)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0-12000千克,施用15:10:20的配方肥100公斤。

以上三种基肥方法所用的化肥可用2/3在整地时施用,1/3在移栽定植前做种肥施用,以保证苗期养分供应。为防止作物缺素症的发生,可以在基肥中添加硼、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各1-2公斤,钙镁肥20公斤。在老棚区由于土壤偏酸,可以在整地时加入适量生石灰以中和土壤酸性。

3、定植后追肥。

(1)在缓苗后,结合浇水要施1次人粪尿或尿素10公斤。

(2)从第1朵花开后,到果实长到青桃大小时要结合浇水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

(3)在门茄充分膨大时,对茄也已坐住,应增加追肥次数,10天左右追一次,直至收获期结束。追肥品种应以硝酸钾、硼钙钾、喷施宝等冲施肥和叶面肥为主,追肥方式以冲施或叶面喷施为主。

(4)保护地蔬菜生产,由于室内外空气流通较小,室内容易缺乏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减弱。在生产过程中应适当应用二氧化碳气肥,或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农业种植技术交流种地网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3 10:02 , Processed in 0.0353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