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黄瓜病害防治技术

2022-5-21 09:26|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170| 评论: 0

摘要:    【灰霉病】1、症状:可为害瓜、叶片和茎蔓。为害瓜条多先侵染败落的花,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后,再进一步侵染到幼瓜,被害小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其上密生灰白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为圆形、近 ...
  
黄瓜种植技术 

【灰霉病】

1、症状:可为害瓜、叶片和茎蔓。为害瓜条多先侵染败落的花,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后,再进一步侵染到幼瓜,被害小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其上密生灰白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为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病斑,直径20~50毫米,病斑边缘明显,表面呈浅红褐色,生有少量灰霉。茎蔓受害引起局部腐烂,严重时病茎折断,整株死亡。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温室内本病常在入冬后湿度大、放风不及时且温度低时开始发生。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病害则停止蔓延。

2、药剂防治:保护地内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亩250克,熏3~4小时。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或2.5%适乐适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利霉康500倍液,或25%阿西米达悬浮剂1500倍液。每6-7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沾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25%适乐时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红粉病】

1.症状表现

黄瓜生长后期在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浅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边缘呈水渍状,病斑薄,易破裂,高温持续时间越长,病斑上越易生浅橙色霉状物,并迅速扩大,使叶片腐烂或干枯。菌落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粉红色。

2.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黄瓜栽培密度不仅影响到黄瓜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黄瓜红粉病的发生和蔓延。如黄瓜栽培密度过大,则易形成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环境。加重红粉病的发生。因此,保护地黄瓜的密度宜在3500株/亩左右。一些叶片、株型小的品种,密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4000株/亩,而叶片、株型较大的品种,则以2800-3000株/亩为宜。

(2)适时绑蔓,黄瓜绑蔓是为了使黄瓜茎蔓长相一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黄瓜的抵抗力,黄瓜定植后l周,要立支架、吊绳进行绑蔓。具体方法是定植黄瓜垄上端,每行拉一道铁丝,把吊绳的一端固定在铁丝上,下端拴在黄瓜的下胚轴上,同时将蔓引到吊绳上,在龙头接近顶面时,可随时落蔓。

(3)及时整枝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因肥水充足,结果期容易发生侧枝,不但消耗养分,还影响光照,应及时摘除新发侧枝,底部老、病、黄化叶和枯萎叶,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

(4)及时放风,降低棚内湿度棚内湿度大易诱发黄瓜红粉病,保护地栽培是用密不透水的塑料薄膜覆盖,因此在保护适温不降低的前提下,应及时放风,让棚内外空气对流,是防治黄瓜红粉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5)合理浇灌,浇水是增加保护地湿度的主要措施。如何合理灌溉,使土壤湿润而水分又不高,已成为防治黄瓜红粉病的技术手段之一。滴灌和膜下浇水是两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6)发病初期每7-10天喷一次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黄瓜采收前7天停止喷药。

  
农业种植技术交流种地网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4 13:34 , Processed in 0.0464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