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瘤黑粉病、穗腐病、锈病、丝黑穗病等;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蚜、粘虫。
一、玉米瘤黑粉病
(一)症状
该病对玉米茎、叶、穗均可造成危害,被害组织畸形肿胀,产生各种大小不同的菌瘤,外包薄膜,初期为白色或带紫色,后期变为灰白色,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
(二)发生规律
残留在土壤或肥料内、粘附在种子表面上或病株残体内的厚垣孢子是下年初侵染的主要菌源。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飘落在植株幼嫩组织上,遇水滴后萌发侵入表皮并形成菌瘤。在干旱、有机质含量低以及重茬地块上发病重,生长期间遇高温、多雨、发病亦重。
(三)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使用杂交包衣种子。
2、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2—3年。
3、发病初期在菌瘤未变色之前及时将菌瘤切除,带出田间深埋,防止污染土壤。
4、收获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实行深翻土壤,减少初浸染来源。
二、玉米穗腐病
(一)症状
玉米穗腐病自幼苗至成熟期都可发生,最典型的症状为种子霉烂、弱苗、茎腐、穗腐,其中以穗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再浸染发病初期果穗花丝黑褐色,水浸状,穗轴顶端及籽粒变成黄褐色,粉红色或黑褐色,并扩展到果穗的1/3—1/2处,当多雨或湿度大时可扩展到全部果穗。患病的籽粒表面生有灰白色或淡红色霉层,白絮状或绒状,果穗松软,穗轴黑褐色,髓部浅黄色或粉红色,折断露出维管束组织。
(二)发病规律
病源菌从玉米苗期至种子贮藏期均可侵入危害,主要是在收获时果穗霉烂而造成损失。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附着在种子、根茬、茎秆、穗轴等植物病残体上腐生越冬,翌年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子囊孢子成熟飞散,飘落在玉米花丝上兼性寄生,然后经花丝侵入穗轴及籽粒引起穗腐。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和包衣种子。
2、及时剥离苞叶,防止雨淋湿受潮。
3、消除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扩展。
4、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等及时采取青饲、氨化、沤肥、焚烧等办法彻底处理。
5、化学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可有效的控制穗腐病的发生,每亩用直径2毫米左右水洗河沙15公斤与20%氰戊菊脂8—10毫升和50%多菌灵WP50克混合搅拌制成颗粒剂,灌入玉米心叶,不仅对玉米螟蛉防治效果达100%,而且对玉米穗腐病、粘虫、蚜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
三、玉米锈病
(一)症状
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黄色病斑,之后变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正面和背面散生或聚生形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正面和背面形成长椭圆形冬孢子堆,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叶片提早枯死。
(二)发病规律
玉米锈菌以冬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田间传播以夏孢子重复侵染为主。病害发生与品种和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影响发病最重要的因素。
(三)防治措施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优良品种。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茎叶,病株残体烧毁或沤肥,减少田间菌源。化学防治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四、玉米螟
(一)形态特征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乳白色,背部呈粉红色、青灰色或灰褐色,头部是褐色,有黑色点和3条纵线,胸部2—3节,背面有4个圆形毛瘤,腹部1—8节背面各有2列横排毛瘤,第9腹节有3个毛瘤,胸足黄色,腹足趾钩为三序缺环型。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在我市可发生1—2代,玉米螟为杂食性害虫,以幼虫钻蛀玉米、高梁、西红柿等植物茎秆。玉米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叶片上有排列整齐的小孔,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抽穗后,多数下移蛀入穗柄,雌穗抽丝期,断花丝,取食子粒,以后钻蛀穗轴。玉米螟钻蛀穗部和茎秆后在蛀孔外均有粪屑堆积。一般被害株有虫3—5条,严重者多达10条以上。
(三)防治方法
1、处理有虫的茎秆,压低虫源基数。
2、药剂防治,在大喇叭口期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8—10毫升或25%快杀灵乳油50—100克拌细沙(直径2毫米)15公斤灌心。
五、玉米蚜虫
(一)形态特征
玉米蚜属同翅目蚜虫科。有翅蚜浅绿色,椭圆形或细长,头胸黑褐色,额瘤显著,尾片黑色且短,瓦状纹明显,两侧各有弯曲毛2根,腿、脚节两端及跗节为黑色,无翅蚜体黑色。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多群居于心叶、穗部或玉米苞叶、叶鞘内进行危害。7月中、下旬出现第1次为害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玉米籽粒成熟时出现第2次为害高峰,主要危害玉米雄穗、苞叶、叶片及叶鞘,严重时每株玉米有虫近万头。
(三)防治方法
1、提倡进行生物防治,投放食蚜蝇、瓢虫等天敌,以虫治虫。
2、化学防治
每亩用50%抗蚜威粉剂8—1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药防治,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灌药防治玉米螟时兼治蚜虫。
六、粘虫
(一)形态特征
成虫淡黄褐色,触角丝状,前翅中央有两个近圆形淡黄斑,且有一个小白点,其两侧各有一小黑点,后翅基部灰白,端部黑褐色。幼虫头黄褐色,有两条“八”字形纹;其中线白色较细,边缘绕有细黑线,亚背线稍带蓝色,边缘线呈白色线纹;腹部共10节,3—6节腹面各有腹足1对,腹足及尾足外侧有黑褐色斑纹;幼虫体色因食料、环境和虫口密度不同而有变化。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成虫对黑光灯有趋性,对糖醋液趋性更强,卵多产在倒伏小麦枯叶或绿叶尖端的皱缝处。幼虫食量随龄期而增加,以6龄期食量最大,为杂食、暴食性害虫,喜食禾本科植物,小麦收获期群集迁移到玉米、谷子、胡麻等作物上,受害作物叶片被蚕食后,形成光杆。平凉地区始发代成虫6月初由江淮流域迁入,以2代幼虫在7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为害作物。一般迁入蛾量大,5月下旬至6月降水偏多的年份发生较重,以2代幼虫危害最重,3代幼虫危害较轻。粘虫属于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高温干旱不利于其生长发育,部分3代蛹羽化后,在当地以成虫形态在杂草、墙缝越冬。
(三)防治方法
利用浸蘸糖醋液的杨柳枝把诱杀成虫;小麦收获前可采取挖土沟、撒农药带的方法阻止幼虫迁移;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500倍液,或2%阿维菌素1000倍液,或25%敌杀死1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时间以下午4—6时最佳,若24小时内遇雨应重新补喷,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