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小麦一喷三防增产措施

2022-3-21 10:27|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246| 评论: 0

摘要: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当前,全省小麦由南往北,自西向东已陆续进入拔节期。小麦拔节后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生长发育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并逐步以生殖生长为主。这一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 ...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当前,全省小麦由南往北,自西向东已陆续进入拔节期。小麦拔节后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生长发育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并逐步以生殖生长为主。这一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抓好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成穗率,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减少病虫危害,增加粒重,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等至关重要。为扎实做好全省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省农业厅组织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省小麦产业体系有关专家和相关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制定了《2014年全省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为有效指导农民搞好小麦后期的管理工作,记者采访了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专家。专家指出,由于我省小麦冬前苗情基础较好,越冬期间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小麦越冬期冻害较轻,带绿越冬地块较多,目前苗情转化良好,明显好于冬前,也好于上年同期。据考察,全省一二类苗面积达91.1%,比冬前增加3.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全省平均亩茎数86.45万,单株分蘖4.72个,单株次生根8.8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5.73万、0.37个、1.0条,也明显好于常年,总体苗情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不能盲目乐观,也要看到一些问题和隐患:一个是旱情有加重的趋势。入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7.7毫米,较常年偏少53%。部分水浇条件较差的麦田,已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若近期没有有效降水,旱情将进一步加重。第二是病虫害有重发生的可能。由于前期温度偏高等原因,有些地方部分地块纹枯病、红蜘蛛、杂草等发生程度较重,病虫草害的危害不可小视。第三是存在后期倒伏和遭受倒春寒的隐患。由于部分麦田播种偏早或播量偏大,目前群体过大,个体较弱,后期可能出现倒伏现象或遭受倒春寒的危害。针对当前苗情,下一步田间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促控结合、水肥调控、防灾防衰、增粒增重”,农民要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首先,要突出拔节期肥水管理。专家分析,目前我省胶东、鲁中及鲁北等部分地区小麦尚处在拔节初期,鲁南、鲁西南大部分地区小麦处于拔节中期,是肥水运筹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二类麦田,或者早春进行过返青期追肥但追肥量不够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拔节期肥水管理要做到因地因苗制宜。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弱的麦田,可肥水早攻,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以促弱转壮;对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麦田,要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较好、群体偏大的旺长麦田,要尽量肥水后移,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以控旺促壮。一般亩追尿素15-20公斤。实践证明,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时增施钾肥具有明显的防倒增产效果,所以,高产地块要在拔节期结合追施氮肥亩追钾肥6-12公斤。追肥时要注意将化肥开沟深施,杜绝撒施,以提高肥效。

其次,一定要浇足浇好扬花灌浆水。专家指出,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过浇水满足供应。干旱不仅会影响粒重、抽穗、开花期,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小麦扬花后10天左右若前期无有效降水,应适时浇好开花水或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此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成熟前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重,所以,小麦成熟前10天要停止浇水。

第三,要注意防控“倒春寒”。

近些年来,我省小麦在拔节期常会发生“倒春寒”冻害。有浇灌条件的地方,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浇水。若一旦发生冻害,尽量不要轻易放弃。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因此,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第四,重点搞好以“一喷三防”为重点的病虫害干热风防控工作。专家指出,小麦中后期是病虫集中为害盛期,也是干热风频发时期,若控制不力,将对小麦产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适时早防早控。实践证明,在小麦生长后期实施“一喷三防”,是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关键技术,是小麦后期防灾、减灾、增产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弥补小麦后期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农民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和干热风的发生特点和趋势,选择适宜防病、防虫的农药和叶面肥,采取科学配方,适时进行均匀喷雾。

专家强调,由于近两年我省小麦赤霉病发病较重,今年要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控工作。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爆发性、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据植保部门近期预报,由于我省小麦、玉米常年连作,秸秆还田面积大,近两年发病重等原因,目前田间积累了大量菌源。加之部分地块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利于病菌侵染。而且我省赤霉病主要发病区主栽小麦品种多数不抗病,若小麦齐穗至扬花期遇连阴雨、大雾天气或田间小气候适宜,今年仍有偏重流行可能,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要高度重视,注意用药时机,在关键阶段搞好防治。一般地,要在小麦抽穗达到70%以上、小穗护颖未张开前,进行首次喷药预防,然后在小麦扬花期再次进行喷药。可用80%多菌灵超微粉每亩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对水喷雾。也可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亩用100毫升对水喷雾。喷药时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专家同时指出,小麦中后期病虫害还有麦蚜、麦蜘蛛、吸浆虫、白粉病、锈病等。防治麦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盛期,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对水喷雾,兼治一代棉铃虫;穗蚜可用50%辟蚜雾每亩8-10克喷雾,或10%吡虫啉药剂10-15克喷雾,还可兼治灰飞虱。白粉病、锈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75毫升喷雾防治;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喷雾防治。喷施叶面肥可在小麦灌浆期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的植物细胞膜稳态剂溶液,每亩喷50-60千克。“一喷三防”喷洒时间最好在晴天无风上午9-11时,下午4时以后喷洒,每亩喷水量不得少于30公斤,要注意喷洒均匀,尤其是要注意喷到下部叶片。小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授粉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以后进行喷洒。在喷施前应留意气象预报,避免在喷施后24小时内下雨,导致小麦“一喷三防”效果降低。高产麦田要力争喷施2-3遍,间隔时间7-10天。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人员防护工作,防止农药中毒,并做好施药器械的清洁工作。

  
农业种植技术交流种地网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2 23:40 , Processed in 0.0362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