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稻田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2-3-19 00:09|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176| 评论: 0

摘要:    如果病虫害的防治不及时,病虫害的问题就会频繁发生,大大增加了控制病虫害的成本,防治效果不是很明显。以下是水稻和野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总结。1水稻害虫防治1.1稻叶螟新孵出的幼虫以心叶为食,有 ...
  
稻田管理技术 

如果病虫害的防治不及时,病虫害的问题就会频繁发生,大大增加了控制病虫害的成本,防治效果不是很明显。以下是水稻和野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总结。

1水稻害虫防治

1.1稻叶螟

新孵出的幼虫以心叶为食,有针状小斑点,对叶鞘也有害。随着昆虫年龄的增加,叶子两侧的叶子上都装饰着叶子,纵向卷起的叶子变成圆柱形的昆虫,幼虫隐藏着它们的身体。内蝎吃叶肉,使皮肤留下白色条纹。在严重的情况下,蠕虫充满了昆虫,白色的叶子充满了田野。在怀孕期间,抽穗期遭受的损失最大。

1.1.1农业控制技术

水稻应确保田间灌溉的时间和范围。其次,使用搁架和其他方法来保持肥料的可持续性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水稻贪食问题。

1.1.2药物控制技术

目前,以下药物可以选择用于药品市场的病虫害防治,但必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配置,适当浓度为Viktor乳液的:4000倍,定康可溶颗粒5000倍,威远6000倍高甲基微盐微乳,1500双乳化油试剂,喷涂,喷涂均匀。

1.2二化螟

二化螟是中国种植史上对水稻最有害的害虫之一。

1.2.1农业控制技术

在田间处理杂草,在幼虫生长前处理稻草,或将昆虫喷洒在稻草堆上。种植时,选择昆虫来源较少的土地或旱地用于种植。收获后,大米应及时。更换场地并采用阳光照射方法杀死大米中的大部分幼虫。水稻收获过程完成后应进行冬耕,在水稻移栽第二年前应为15至20。深水灌溉用于加深和有效消除螨虫的卵。

1.2.2药物预防技术

了解二化螟的生理周期和控制药物的时间是该领域药物控制的关键因素。通常,应在每年的7月11日至25日之间进行管理。在密封时,采用药物密封方法。从每年的6月24日到7月1日,它是二化螟出现的初始阶段。用80%敌敌畏密封药物50次。剂量应控制。每立方米15~30mL之间。在草地上20至50厘米处插入充满药物的杆以杀死新出现的成年人。

2水稻病害防治

2.1枯萎病

细菌性枯萎病主要破坏水稻的根茎,最初变成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黑疮。米在疾病开始的白天是干燥的,在晚上是正常的。患部有明显的抑郁和萎缩,颜色逐渐变深。这些部分逐渐变大,干燥长达一周,一些受损的大米只在看到深褐色的疮时死亡。为了与疾病区分,可以观察是否发生絮凝,疾病的进展速度等。

2.1.1农业控制技术

在投入生产之前,应该检查它是否使用无病和肥沃的新土壤。如果它是在前一个苗床上生产的,必须对土壤进行处理。肥料必须均匀涂抹并施肥。覆盖土壤时不应太厚。根据当天的温度,天气条件和土壤的干燥,洒水,减少早上浇水和洒水的次数。当土壤水分较高时,撒上一些干燥的土壤进行土壤除湿。在进行与土壤相关的工作时,您应该获得更多的阳光并保持通风。

2.1.2药物预防和治疗技术

药物预防和治疗工作应在疾病的初始阶段进行。药物使用间隔为六至九天。在药店,购买和分配25%至30%的甲基多菌灵药物800倍溶液,以及35%至40%的砷药物就足够了。1000倍液,70%~80%百菌清药600倍液,或15%~25%甲基氯磷乳油1200倍液,采用喷雾法进行防治。如果痰病和枯萎病混合,71.5%~72.5%的霉菌药物800倍溶液可与45%~55%福美双药混合800倍液喷雾,每种苗均使用平均混合药物。2~3L.

2.2水稻假病

水稻假黑穗病,种植者俗称“丰富的水果”,又称黑穗病,枯萎病,白粉病。该病的部位仅在水稻的穗上,这对谷物有害。当谷物分裂时,它变成淡黄色块,即孢子座。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下:

2.2.1农业控制技术

种植前,应用于拌种,可以消除害虫,防止细菌感染,增加种子萌发的机会,增强抽气强度,调节肿胀功能。种植前,应检查是否使用了无病,肥沃的新土壤。如果它是在以前的土地上生产的,必须对土壤进行处理。肥料必须分解并均匀涂抹。灌溉量必须小而勤奋。尽量避免使用氮肥,并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为时已晚,以免后期成熟和疾病。喷洒壮素灵,加强作物生理,提高授粉,授精,灌浆质量,增加穗重。

2.2.2稻瘟病防治技术

在药品市场购买和使用1.5%~2.5%福尔马林或0.5%硫酸铜,浸泡种子3~5小时,然后窒息11~13小时,用发芽漂洗。在抽穗前,在水稻孕穗期每667平方米使用17%~19%氯己酮粉1.5~2千克或13%~15%铜铜药2.5千克米粉0.2千克或4%~8%晶金霉。用50L水喷洒0.1g水,同时加入三环唑或多菌灵以防止耳螨。

  
农业种植技术交流种地网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2 23:45 , Processed in 0.0342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