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
通过了休眠的块茎,在12~18℃时芽生长迅速健壮,根量较多,而在5℃时芽生长极缓慢。
茎的伸长在18℃时最为适宜,高温则引起徒长。气温12~14℃时叶大量发生。
块茎形成膨大的适温是17~20℃,达25℃时块茎生长受阻,30℃时由于同化与异化处于平衡,块茎停止生长。
0℃低温对马铃薯的幼苗、成株和贮藏中的块茎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
水分
马铃薯发芽期,土壤含水量应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这样土壤通气良好,有利根系生长。
幼苗期、块茎形成期为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以利对氮、磷、钾的吸收。后期应使土壤水分逐步降到60%,以适当控控制茎叶生长,以利于块茎膨大。
盛花期地上部分停止生长,转入块茎膨大期,土壤含水量应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接近收获时降至50%~60%,以利块茎周皮老化而便于收获。
光照
马铃薯喜光,茎在弱光下伸长强烈,表现细弱。高温弱光易使茎叶徒长,块茎几乎不能形成。
土壤
马铃薯适于中性和微酸性疏松土壤,不耐盐碱,不适于粘重板结土壤。
(二)、高产高效栽培的基本要求
1. 种植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是作物生产的基础。
根据市场需要种植适销对路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的关键。
品种选择中熟期最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作物茬口安排、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益。
早熟性是二季作马铃薯必须优先考虑的品种特性。
北方市场喜好薯块大的品种。
南方市场喜好薯型好、大小整齐、适于出口的品种,如:晋早1号费乌瑞它、中薯5号等。
2.采用健康种薯
健康种薯指不带病虫害或病虫害携带率在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范围内、生理状态良好、品种特征典型的种薯。
马铃薯的健康种薯是经过脱除病毒,在严格的种薯生产体系中繁殖的种薯,病毒病、其它病害、品种混杂等都要经过严格检测。
健康种薯的增产潜力在30%以上。采用健康种薯是保证增产的最重要的措施。
3. 平衡营养供应
马铃薯为需钾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大致为1:0.5:2。
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从土壤中吸收N 4.5-6公斤,P2O5 1.7-1.9公斤,K2O 8-10公斤。
需肥最多的时期是块茎形成期至膨大期,需肥最关键时期是苗期。
磷钾肥主要用作底肥。氮肥主要用作追肥。微量元素锌、硼、锰能加速马铃薯植株的发育,延迟病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能改善品质,所以在施底肥时,可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马铃薯最好的肥料是农家肥,能保证平衡的营养供应。如果农家肥不足,则应根据土壤肥力测定结果,合理配方施肥。
4.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的基本环节,要根据马铃薯生长情况、生育阶段的特性和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
马铃薯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水肥管理。及时追施苗肥。轻追蕾肥,看苗施肥。追肥的同时中耕培土。及时除草、拔除病株。
5. 做好病害防治
苗期最主要的是蛴螬、地老虎,容易造成缺苗断垄。中后期主要防治晚疫病。高温时易发青枯病。28星瓢虫区域性发生。
(三)、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 种薯处理
种薯处理主要是指选择和催芽,对于薯块较大的种薯,还通常需要切块。这些措施可缩短马铃薯出苗时间,提高田间出苗率,增加出苗整齐度,保障亩株数,同时苗壮、苗全、苗齐,便于田间管理。
种薯选择:
选用纯度高、健康无病虫、新鲜、无损伤的一级或二级脱毒良种。
种薯催芽:
播种前30天种薯出窖,出窖后种薯置于16-20℃的散射光暖房内,进行催芽,当芽长3-5㎜时,要上下翻动使芽均匀形成小绿芽,避免白芽。
切块
马铃薯块茎一般顶部芽眼先出芽,顶芽较基部芽可增产15%-20%,称谓顶端优势。切块应尽量带顶芽,切块上应带有1-2个芽眼,要切成三角形,不能切成片状。平均单块重量达到50克为宜。
切刀消毒
切刀在切种前和切种时切出病薯均要用70%的酒精消毒,以防止切刀传病。
种薯包衣
为防止地下害虫和病害侵染,用滑面粉为载体用苗盛1.2kg/1000kg种薯或用2.5%适乐时种衣剂100-200毫升/100公斤种薯或甲基托布津70克/100kg或20g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ml高巧与2kg滑石粉均匀混合后拌在150kg切好的种薯块。
2. 整地
秋季深耕25cm以上,在播种前,选择适宜与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纤维类等作物轮作的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肥沃。不宜与茄子、蕃茄、烟草、辣椒等茄科作物连作。及时耕翻耙耱,播前要将地块整细耙平。达到地平、土细、地暄,达到上虚下实。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以上。
底肥
充足的底肥是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最重要的条件。马铃薯需要全面的营养,除氮磷钾外,均衡的微量元素对植株生长也十分必要,因此腐熟的农家肥最适于马铃薯需要。
每亩施用农家肥(腐熟渣肥、圈肥等)3000公斤,整地时翻埋或播种前施于种穴内。
测土配方施肥
确定底肥和出苗后追肥的具体用量,应主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生长需要。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高效栽培措施,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1000公斤马铃薯需 N 4.5-6公斤,P2O5 1.7-1.9公斤,K2O 8-10公斤。山西土壤多属石灰性土壤,应补充10-15kg/亩的硫酸镁和1-2kg/亩的硫酸锌
当年所施肥料的利用率:氮肥 55%,磷肥 15%,钾肥 60%;马铃薯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约为80%
施肥量=(目标产量需肥量 -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x 80%)/肥料当年利用率。
氮肥以60%的施肥量作底肥,磷肥和钾肥全部为底肥,以三元复合肥形式施用。氮肥的40%用于苗期和蕾期追肥。苗期用量占追肥的60%-70%。蕾期占30%-40%。
施肥方法:
在施肥技术上应做到重施底肥、追施蕾肥。
有机肥施肥采取深耕整地时撒匀翻入,化肥在播种时种薯间施入,或种薯行间空犁沟施入。
追肥采用穴施或条施,距种薯两侧约5cm下方开穴开沟。
机械化栽培时追肥机撒施,施肥后及时覆土或浇水。
例:山东腾州根据3750kg的目标产量和马铃薯需肥规律提出了如下施肥方案:
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每亩施有机肥200kg、三元复合肥(15-10-20或15-12-18)100kg、控释氮肥3kg、硫酸锌0.6kg、硼酸0.5kg,有机肥在土地耕翻时撒施一半,三元复合肥于马铃薯始花期冲施20kg,剩余肥料均于播种时穴施。
3. 播种
适时播种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是取得高产的关键环节。正确确定播种期有3个原则:
1、土壤10cm深处地温达到7~8℃时播种;
2、马铃薯春播出苗时要避免霜冻,一般根据当地终霜日前推20~30天为适播期;
3、应把薯块形成期安排在适于块茎形成、膨大的季节,平均气温不超过23℃,日照时数不超过14小时,有适量降雨。
播种可采取单垄单行等行距或单垄双行的宽窄行方式:
4.覆膜
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水保温,提早成熟7-10天。复膜时要注意周边用土盖严,垄顶每隔2米左右用土块镇压,以防止大风毁膜。
采用地膜覆盖,将春马铃薯的适播期由露地栽培的4月上旬提前到3月中旬,使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处于白天高温、夜间低温的最佳时期,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延长马铃薯的生育期,增加产量和商品率。
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目的在于运用科学的、综合的农业技术,为马铃薯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是促早熟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
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应突出一个“早”字,总的要求是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晚衰。
田间管理重点抓好苗期和蕾期的追肥和培土以及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同时整个生长期间要注意随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苗期
苗期指出苗至植株现蕾前,此时管理的重点是及时追施苗肥。在田间出苗率约70%时根据所计算的肥料用量追施苗肥。追肥用速效氮肥,以保证植株前期快速生长、搭好丰产苗架的需要。
地膜覆盖的田块在幼苗露土时要及时破膜露苗,防止叶片接触地膜受太阳灼伤。
防治地老虎。
蕾期
蕾期指植株开始现蕾至开花的生长阶段,此时地下部分匍匐茎伸长,薯块开始形成,植株进入生长旺盛期。
蕾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追施蕾肥和培土。
蕾肥用量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计算确定,使用速效氮肥。
蕾期要进行田间除草、中耕,做好培土,使垄高达到要求。
除草培土时注意不要损伤植株根系,尤其是不能损伤形成薯块的匍匐茎,所有操作应离植株稍远。
晚疫病防治
进入蕾期后温度上升,雨水较多,此时尤其要注意防治晚疫病。
平均气温15℃以上且阴雨天3天左右时,要及时要喷施防晚疫病的保护性药剂。如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则应立即开始施用治疗性药剂。并且每隔7~10天重复施用。
其它病害防治
在整个植株生育期间,每7-10天要对田间检查一次,及时拔出青枯病株、紫顶病株、结有气生薯的病株、其它畸形株和杂株。
拔除的植株要用不漏泥土的容器或塑料袋装运出种薯田烧毁,严禁随地倾倒或直接掩埋,以防止病原物通过土壤或地下水蔓延传播。
生长调控
肥水管理不当会造成植株疯长而不结薯的现象,一般容易发生在现蕾时期。如植株出现徒长,可喷施哆效唑加以控制,浓度为50mg/l,视控制情况,如继续徒长,可隔十天再喷施一次。
6. 及时收获
当田间植株下部约2/3叶片变黄,马铃薯进入成熟期,此时要收获。春播马铃薯在6月底前收获完。一般亩产4000斤左右,高产可达6000斤左右。要抢占市场优势,时间优势:在市场行情最好的时期收获。不愁卖。
价格优势:有了市场优势,还要有品质优势包括食用品质和商品品质,有了质量优势,方能有价格优势。
马铃薯收获后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5-7天,以使薯块表皮干爽,便于贮藏、运输和销售,减少烂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