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为害症状及活动规律 为害马铃薯的金龟子主要有马铃薯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铜绿金龟甲和暗黑鳃金龟等,属鞘翅目鳃金龟科。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均有发生,但以北方发生较普遍。以幼虫蛴螬为害作物,其食性很杂,主要为害马铃薯地下部分。幼苗根茎被咬断后,断面整齐,常常造成缺苗断垅。幼薯被咬成洞,或大部分被食,易引起腐烂降低产量,影响商品性。
该虫在我国北方1~2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深层(30~50厘米)越冬,翌年4~5月地温上升到14℃以上时,幼虫移到地表大量为害幼苗,5~7月为蛹化、成虫、产卵、孵化期,10月中下旬为三龄幼虫,其于11月中下旬入土55~100厘米深处越冬。9月中旬老熟幼虫在地下化蛹,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而越冬,翌年4月开始出土为害。成虫白天潜伏,黄昏开始活动,晚间8~11时为取食、交配活动盛期,午夜后陆续入土潜伏。成虫产卵在作物的表土中,常是7~10粒一堆,共产百粒左右。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对黑光灯趋性尤强。对未腐熟的厩肥有强烈趋向性,喜食腐熟的有机肥。蛴螬也有假死性,始终在地下活动,直接受土壤温湿度的影响,一般当10厘米土温达5℃时便移至地表活动,13~18℃时最活跃,当高于23℃时则潜入深层,含水量15~20%的湿润土壤有利于活动,过干过湿都阻碍虫子的繁殖和活动。
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对于为害严重的地块,在晚秋或初冬进行深翻土地,将越冬蛴螬翻出地面冻死,或被天敌吃食,或被机械杀伤,以此增加害虫的死亡率,一般可降低虫源数量15%~30%,减轻来年的为害。避免使用未腐熟的鸡粪、牛粪等有机肥。合理轮作倒茬,不以蛴螬为害严重的豆科作物为前茬。翻地时,人工捕杀虫子。苗期发现危害,及时检查残株附近,捕杀幼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在不影响马铃薯正常生长的前题下,适当控制灌溉。⑵灯光诱杀。在成虫盛发期,每45亩用40瓦黑光灯l盏,距地面30厘米,灯下设盆,盆内放水及少量煤油,晚间开灯诱杀成虫入水。⑶药剂防治。播种时,用90%敌百虫按每亩100~150克药量,加少量水稀释后,拌细土15~20千克,制成毒土,撒在地面,再结合耙地,使毒土与土壤混合,或在播种时,均匀撒在播种沟内,上覆1层薄土,防止对种薯产生药害,以此可消灭幼虫。在蛴螬已发生危害且虫量较大时,可利用药液灌根。一般用90%敌百虫的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的800倍液,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株灌150~25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