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马铃薯栽培技术(二)

2021-11-4 22:42|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255| 评论: 0

摘要: 五、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马铃薯幼苗基本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补苗的方法是:播种时将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补苗时,要随挖随栽,并及时浇水或选在雨天进行,以确保补苗成活 ...
马铃薯种植技术 
五、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马铃薯幼苗基本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补苗的方法是:播种时将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补苗时,要随挖随栽,并及时浇水或选在雨天进行,以确保补苗成活。
2.中耕培土
从播种到出苗一般历时30天左右,在此期间田间杂草滋生,可及时进行耢地或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在幼苗阶段,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下带上,培育壮苗。要及时中耕除草,深松土、浅培土。在块茎形成阶段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疏松土壤,加厚培土层,消灭杂草,提高地温。
3.追肥
在马铃薯的幼苗生长阶段,根据栽培条件及幼苗长势酌情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亩追肥量为5~7千克,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现蕾期结合培土追施一次结薯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视植株长势而定。开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肥或结合使用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4.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的病害较多,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疮痂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亩用药量175克防治。
青枯病目前药剂防治较难,防治方法主要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以及用小整薯作种等措施进行防治。
疮痂病在中性或微碱性砂土中容易发病。一般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较重。防治方法主要有:①在块茎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干旱。②实行轮作,在易感疮痂病的萝卜、甘蓝、胡萝卜、等块根作物地块上不种植马铃薯。③种植马铃薯的地块避免施用石灰,保持土壤pH在5~5.2。④药剂防治可用0.2%福尔马林溶液在播种前浸种2小时,然后取出晾干播种。还可在发病初期使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洒2~3次,间隔为7~10天。
马铃薯的害虫主要有土蚕、蚜虫、蛴螬、蝼蛄等,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在翻地时可用辛硫磷乳液1∶500进行土壤毒杀。在植株生长期间,若有地下害虫发生,可选用50%辛硫磷或90%晶体敌百虫灌根或拌诱铒进行诱杀。对蚜虫可用72%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5~7天喷1次,喷2~3次。
六、收获
马铃薯栽培以获得优质、高产的块茎为基本目的,收获期要根据其用途以及气候条件而定。当用作长期贮存的商品薯、种薯和加工原料时,应在茎叶枯黄,块茎停止增重,表皮形成较厚的木栓层,即达到生理成熟期进行收获。用作早熟蔬菜,为了确保经济效益,宜提早上市,商品采挖时间应依据当地市场情况而定。在生育后期,若遇多雨天气,亦须提早收获,以防腐烂变质,影响产品质量和品质。收获宜选在晴天进行,并尽量减少破伤块茎,防止日灼、霜冻,保证块茎质量。
  
马铃薯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4 08:19 , Processed in 0.0367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