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马铃薯黑圈咋回事

2021-11-3 14:39|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545| 评论: 0

摘要: 有的马铃薯表面看来并无异常,但从中间切开后却发现,薯块靠边缘处有明显的淡黑色圆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马铃薯环腐病危害造成的。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转圈烂、黄眼圈,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植株 ...
马铃薯种植技术 

有的马铃薯表面看来并无异常,但从中间切开后却发现,薯块靠边缘处有明显的淡黑色圆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马铃薯环腐病危害造成的。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转圈烂、黄眼圈,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植株受害常造成死苗、死株,一般减产20%,重者可减产60%以上,不仅影响产量,还会引起贮藏时烂窖,影响块茎质量。

一、危害症状

1.地上部症状。田间发病,由于环境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地上植株症状也不相同,表现为地上部茎叶萎蔫型和枯斑型。①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叶尖变褐枯干,叶片向内纵卷,病茎部维管束变褐色。②萎蔫型:从现蕾时发生,叶片自下而上萎蔫枯死,叶缘向叶面纵卷,呈失水状萎蔫,茎基部维管束变淡黄或黄褐色,植株提前枯死。

2.地下部症状。染病植株地下部块茎维管束发生环状腐烂。发病轻时,病薯与健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势发展,皮色变暗,芽眼发黑枯死,也有表面龟裂。切开薯块,可见维管束黄褐色的环状部分,有时轻度腐烂,轻者用手挤压,有黄色菌脓溢出。重者因受到其他腐生菌的感染,导致维管束变色而腐烂,用手挤压时,皮层和髓部即可分离。感病严重的薯块作种薯时不出芽,或出芽后即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二、防治技术

1.严格检疫。环腐病的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种薯,因此调种时应进行产地调查,种薯检验,确定无病方可调运。

2.选择抗病品种。可选用东农303、郑薯4号、克新1号、高原3号、长薯4号、长薯5号等抗病品种。

3.播种前种薯处理。播种前把种薯放在室内晾5~6天,不断剔除病薯烂薯。然后每100公斤种薯用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0.15公斤拌种,或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浸种,此外,用50ppm硫酸铜溶液浸泡种薯10分钟也有较好的效果。然后晾干播种。种薯如需切块,切刀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渍消毒,切一块消毒1次。

4.加强栽培管理。施用磷酸钙作种肥,在开花后期,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并在病株周围撒生石灰消毒。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减少传染机会。留种田要先收,在收、选、晾和入窖过程中,严格进行挑选,剔除病薯。有条件的可单独贮藏。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升,隔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

  
马铃薯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4 08:21 , Processed in 0.0400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