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枯萎病为系统侵染性病害,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病原与发生规律】
Fusarium oxysporum称尖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地势较低,土质黏重,雨后易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缺肥缺水植株长势差发病重。
【防治方法】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选择地势较平坦,不易积水的地块进行栽培,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丙烯酸?恶霉?甲霜水剂800?100州音液;80%多?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福?甲?硫磺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300—500ml,视病情隔5—7天灌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