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的发病规律:病菌生长发育以26-28℃温度下最合适。生产上进入结果期的番茄开始进入感病阶段,伴随雨季的到来,番茄田上空常笼照着大量的分生孢子,每次大暴雨之后,番茄早疫病流行,就形成一个发病高峰,因此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雨日及降雨次数的多少,降雨持续时间的长短均影响该病的扩展和流行。此外,大田改种番茄后,常因肥料不足发病重。棚室内湿度较高,日均温度达到15-23℃易于发病。此外,昼夜温差大、结露频繁的北方,即使不下雨,番茄叶面结露、叶缘吐水持续时间长,也可引起该病流行。
防治方法:1、种植耐病品种,如强丰、毛粉802、中蔬6号、佳粉2号、佳粉10号等。
2、抓好生态防治。由于早春定植时昼夜温差大,白天20~25℃,夜间12~15℃,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做到水、火、风有机配合,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3、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喷叶面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4、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5、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
6、发病前喷洒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扑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双·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上述保护剂对早疫病防效高低的关键,在于用药的迟早。凡掌握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即开始喷药预防的,防效70%以上;发病后用药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理想。因此,强调在发病前开始防治,压低前期菌源,把病情控制在经济为害指标以下。
7、番茄茎部发病除喷淋上述杀菌剂外,也可把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配成180~200倍液,涂抹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