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温室茄子再生栽培技术
三茬温室茄子如管理适当,都可以进行再生延后栽培。茄子再生栽培最好选中晚熟品种,并且嫁接茄子的再生效果要明显好于自根茄子。一般在七月中下旬进行再生枝剪,此时四门斗茄子收获完毕,露地茄子大量上市,市场上茄价较低。温室茄子再生延后栽培适宜在植株生长状况良好、长势均衡、缺株少、温室无严重病虫害等条件下进行。具体方法是:选晴天上午,把植株茎部离地面10~15cm以上部分全部剪掉,只留下主干;嫁接株是嫁接口位置以上留3节处截剪。要保持截剪面为斜面,保证有2~3个芽眼。切割口上涂上白铅油,也可以先涂抹500倍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伤口干后,再涂白铅油,防止病菌侵人和伤口失水。把剪下的枝条、枯枝残叶及杂草全部带出温室,并集中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肥水管理 剪枝后,要及时追肥灌水。未盖地膜的要及时深中耕,中耕要离植株稍远,约15cm;地膜已破损的,要去掉残膜,深翻大行距,以促进发出健壮新技。每亩随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kg、发酵饼肥50kg或尿素10~15kg。剪枝后约15天新株现蕾,每亩随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kg、发酵饼肥80~100kg。可再次覆膜。开花坐果期间不灌水、不追肥,尽量蹲住苗。新技门茄大部分瞪眼时,每亩随水追施尿素15kg或大粪稀1000kg。门茄开始采收时,每亩随水追施大粪稀1000kg,或尿素20kg,促进植株和果实生长。以后随外界和棚室内温度的下降,秧体和果实生长逐渐减慢,视植株长势,适当减少浇水和施肥。可采取膜下滴灌或沟灌,以地面见干见湿为原则。
温光管理 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约10℃时,扣棚膜,并适当放风;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约5℃时,上草苫,白天揭,晚上盖,棚内气温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在10℃以上。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要加盖纸被、二层幕等保温设备,在满足室内温度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揭苫见光。
植株调整 剪枝后约7天即可生长新芽,逐渐形成新枝,待新枝伸长约10cm时,选留长势好的1~2个为再生枝。在新株生长过程中一般按普通整枝法整枝,即1级侧枝留2个,2级侧枝留4个,3级侧枝留8个逐级坐果分别是1、2、4个。以后的管理同温室茄子的常规管理。
其他管理 在发枝的过程中,要注意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广普杀菌剂及杀虫剂喷雾防治病虫。激素处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管理同温室茄子的常规管理。日光温室再生茄子一直可采收到第二年的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实现了温室茄子的周年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