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加上换茬频繁和周年利用率较高,一般病虫害的种类多,发生快,为害重,往往在短时间内可造成灾害性损失。那么如何科学的做好设施蔬菜病害防控呢?为此,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军专门就此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
记者:赵老师您好,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日益显著;但重茬栽培带来的病虫害多发问题,也成为严重制约产量和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那么在设施栽培中番茄常发的病害有哪些?如何进行科学防治呢? 赵晓军:(以下简称赵):在设施番茄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和番茄病毒病等,在生产中农民朋友需准确识别病害种类,才能够进行科学的防治。下面我就把这几种常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1.番茄早疫病 为害症状:(1)叶片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者黄色晕圈,有同心轮纹。(2)茎部在分枝处有(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有灰黑色霉层。(3)果实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后期果实开裂,密生黑色霉层。 发病规律:(1)该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2)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3)棚内相对湿度大于70%的时间超过49小时,该病即开始流行。(4)棚内管理不当或基肥施用不足发病重。 防治措施:(1)早春定植时调整好棚内的温湿度,闷棚时间不宜过长与高湿度过大。(2)防治期应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即开始用药,所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处理。(3)阴天或雨天采用粉尘或烟剂进行防治,粉尘法:用5%的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烟剂法: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 2.番茄晚疫病 为害症状:(1)幼苗染病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萎蔫或折倒。(2)叶片染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扩大后转为褐色,叶背病健交界处长有白霉。(3)茎上病斑呈腐败状, 导致植株萎蔫。(4)果实染病中青果受害最重,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棕褐色至暗褐色。 发病规律:(1)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或落入土中的病残体越冬。(2)通过借气流或雨水传播。(3)番茄表面有水膜时该病发生或流行。(4)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诱发此病。 防治措施:(1)从苗期开始,防止棚室高湿条件出现减缓病害发生蔓延。(2)发病重的田块可以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3)发现病株后,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等。 3.番茄灰霉病 为害症状:(1)叶片病斑呈倒“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后干枯生灰霉。(2)茎染病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形斑,或有灰褐色霉层。(3)果实染病青果受害最重,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生大量灰绿色霉层。 发病规律:(1)病菌在土壤中或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2)通过气流、 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3)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在穗果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4)种植密度过大,管理不当,会加快此病的扩展。 防治措施:(1)该病属低温高湿病害,应加强通风及变温管理,升高棚温、降低棚内湿度。(2)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叶), 集中烧毁或深埋,避免人为传播。 (3)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淋番茄苗;沾花时用药,在配好的沾花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等防治;第三次用药掌握在浇催果水的前1天,用65%的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 4.番茄叶霉病 为害症状:(1)叶面染病出现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初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灰褐色。(2)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 发病规律:(1)该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2)通过借助气流传播,病菌从植株的叶片、萼片、花梗等部位侵入。(3)连阴雨天气,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或光照弱,叶霉病扩展迅速。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播种前用53℃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播种。(3)发病重地区,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4)保护地定植前用硫磺粉熏蒸大棚或温室;发病初期用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克熏一夜,或于傍晚喷洒7%叶霉净粉尘,或5%加瑞农粉尘防治。 5.番茄病毒病 为害症状:(1)分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巨芽型、卷叶型和黄顶型。(2)花叶型: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块,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3)蕨叶型: 植株矮化,上部叶片部分或全部变成线状,中、下部向上卷曲。(4)条斑型:叶片为茶褐色斑点或云纹,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5)巨芽型:顶部及新长出的幼芽大量分枝,叶片呈线状色淡,病株多不能结果。(6)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卷曲,整个植株矮缩。(7)黄顶型:顶部叶片褪绿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 发病规律:(1)侵染番茄的病毒主要有两种,即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汁液也可传染。(2)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3)施用过量的氮肥或土壤板结、粘重、瘠薄以及排水不良发病重。 防治措施:(1)严重地块要实行2年以上轮作,并结合深翻施用石灰,促使病毒顿化。(2)定植缓苗期喷洒万分之一的增产灵可提高植株对病毒的抵抗力。 (3)第一次座果期应及时浇水;温室大棚应用防虫网防治蚜虫,避免蚜虫传毒。(4)发病初期用20%病毒快杀或20%诺尔毒克800倍液等防治。
记者:黄瓜也是我省设施蔬菜种植的主要种类之一,且病害种类多,危害严重,那么设施黄瓜栽培中有哪些主要的病害?可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赵:目前在黄瓜病害防治中存在不能对症下药,只重防治效果,随意加大农药用量,重治疗而轻预防等问题,黄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细菌性缘枯病和叶斑病等。防治中同样是要准确识别,方能针对性的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1.黄瓜霜霉病 为害症状:(1) 叶染病背面形成水清状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水清状。(2) 叶染病正面病斑初黄色,边缘不明显,后变黄褐色。(3)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卷缩、干枯,仅留心叶。 发病规律:(1)黄瓜霜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周年栽培地区常年发生。(2)湿度是发生的决定因素。 当温度在16~20C,相对湿度85%以上,尤以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时,病菌侵入最快。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施足底肥,施有机肥每亩5000公斤,浇透底水,培育无病壮苗。(3)适时埂式移栽, 地膜覆盖,膜下浇暗水。(4) 发病初期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 2.黄瓜白粉病 为害症状:(1) 叶片染病正面初期出现白色圆斑,边缘不明显,后期布满整个叶片。(2)严重时病斑布白灰,长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黑点。 发病规律:(1)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并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2)该病借气流、雨水传播。(3)在16~24℃的适宜温度和75%相对温度下,有利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4)高温、高湿又无结露或管理不当,黄瓜生长衰败,则白粉病严重发生。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 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3)注意棚室通风、透光、降湿。(4)药剂防治可选用的保护剂,如50%硫悬浮剂或40%达科宁悬浮剂等。 3.黄瓜疫病 为害症状:(1)受害茎曼基部和茎节位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之后失水凋萎。(2)叶片边或中部形成暗绿色、水清状.病斑边缘模糊。(3)湿度高时,全叶很快腐烂:湿度较低时. 病斑速转成青灰至黄白色。(4)受害幼瓜,病部缢缩或下陷,失去光泽,常形成畸形瓜条,易脱落。 发病规律:(1)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2)该病借空气传播,可行多次再侵染。(3)室温达20~25℃, 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发病较重。(4)湿度低于70%以下时;发病较轻或很少发病。 防治措施:(1) 实行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2)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深沟高畦种植,施用充分腐熟有机栏肥。(3)发病初期选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4.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为害症状:(1)叶部发病初为水渍状小斑点,后为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2)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为水渍状呈褐色。(3)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湿度大时,病部先大量乳白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发病规律:(1)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2)病菌在棚室靠气流,灌水等田间作业传播。(3)高湿,降雨、叶面结露,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病斑出现多。(4)黄瓜叶缘吐水有利于病菌活动侵入,黄瓜长势弱,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1)选无病瓜留种,也可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50%温水浸种20分钟等方法处理。(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生长期、收获后清除病叶、蔓,及时深耕。(3)发病初期或蔓延开始期喷洒2%春雷霉素(加收米) 液剂26~54毫克每升或47%春·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连防3~4次。 5.黄瓜叶斑病 为害症状:(1)初期现大型水浸状斑,中部色较浅,后渐干枯,四周具浅绿色水清状晕环。(2)后期病斑中间呈薄纸状,浅黄色,易破碎,病斑上可见不大明显的小黑粒点。(3) 该病多发生在黄瓜生长后期。 发病规律:(1)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2)该病经气孔或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致病情扩展。(3)该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易发病;尤其是生产后期发病重。 防治措施:(1)实行2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2)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打去下部叶片。(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3 08:45 , Processed in 0.0410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