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豆50号2017年审定,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开张,叶卵圆形,紫花棕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植株高100.4cm,有效分枝3.4个,单株结荚平均64.2个,单株粒数可达160粒,百粒重21.9g,萌发期抗旱性强。在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03.5公斤,比对照增产9.5%。粗蛋白质含量 41.79%、粗脂肪含量21.25%。晋豆50号大豆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审定编号
晋审豆20170006
2.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品种来源
中作965124/秦豆8号,试验名称为“晋黄7号”。
4.特征特性
平均生育期山西中部地区春播130天、南部地区夏播104天。植株直立,株型半开张,平均株高100厘米,平均有效分枝3.4个,叶卵圆形,花紫色,茸毛棕色,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单株荚数64个,平均单荚粒数2.3粒,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平均百粒重21.9克。粗蛋白(干基)41.79%,粗脂肪(干基)21.25%。
5.产量表现
2014年参加山西省大豆中晚熟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0.3千克,比晋豆19号增产14.8%;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249.2千克,比晋豆19号增产13.8% ;两年平均亩产239.7千克,比晋豆19号增产14.3% ,两年20个点19点增产,增产点率95% 。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3.5千克,比晋豆19号增产9.5%,9个试点全都增产。
6.栽培技术
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或复合肥40~50千克;适宜播期中部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南部夏播6月中下旬,一般不迟于6月25日;亩播量2.5~3.0千克;播后苗前亩用50%的乙草胺乳油200ml进行土壤封闭;开花初期浇水,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千克,8月上中旬注意防治大豆食心虫,成熟后及时收获。
7.适宜区域
适宜在山西中部地区春播、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