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很早就被引进我国,并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种植有着许多技巧与方法。然而,随着近年来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入工业生产领域,这就导致农业种植人员不断缩减,与此同时,很多优秀种植技术消失。而在玉米逐渐成为经济作物的今天,人们对玉米作物的产量要求更高。
1 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
玉米最早进入我国时,因其耐旱性强、耐贫性强、产量较高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接受它。而在工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玉米已经成为了一种经济作物,目前,无论是玉米的产量,还是玉米的播种面积都在我国粮食作物总产量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然而,由于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导致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从总体上来说,这个差异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对于少数区域来说,这样的差异会使得其玉米种植与收获的比例失衡。如果没有对应的技术来加以调整,这个失衡将会逐渐加重,从而导致我国工业生产中的玉米用量受到制约。因此,需要对我国玉米栽种技术加以更新,保证其产量的提高。
2 我国玉米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条件薄弱
虽然玉米本身容易存活,但仍需要一系列基础性条件。近年来,我国各种灾害频繁发生,这就要求各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面对一些基础性灾害时,能够有基本的保存能力。例如灌溉系统、引流设备等,都是农业种植中必备的。
2.2 种子质量堪忧
由于我国对玉米产量的需求不断增高,玉米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在土地有限,且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就更需要关注玉米种子的质量。然而,随着我国种子市场的开放,很多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将一些产量较低或者缺乏生长能力的种子当作优质种子来贩售。就当前的市场调查来说,我国玉米种子质量趋于下降,市场上很多种子都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2.3 土壤肥力下降
我国南方土壤与北方土壤的肥沃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长期的耕作,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丧失,添加有机肥,对于土壤本身的补充作用也不够。因此,玉米种植中,土壤肥力仍旧欠缺。
2.4 农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
农业生产实际上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科学的种植方式是高产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当前的状况是,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这就导致我国种植技术难以得到对应的更新,在种植时缺乏科学依据。
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种子的选择
玉米种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玉米的产量,只有选择好的品种,才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在种植之前,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一个相对合理的调查,针对区域的气候、土质等进行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来选择合适的品种。通常来说,在种子选择上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第一,依据种子外观选择;第二,依据病虫害特点选择;第三,依据当地热量资源分布进行选择;第四,依据前茬的种植选择;第五,依据当地生产管理特点选择;第六,依据当地温度与降水量分布进行选择。
3.2 设施建设
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玉米产量,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就当前来说,玉米种植最需要的是灌溉性设备。虽然玉米在干旱的状态下也能够生存,但是长期的干旱状态,必然会导致其产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设施。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喷灌与沟灌。
3.3 科学施肥
就我国当前生产状况来说,很多地区的土壤肥力达不到玉米的生产需求,这就使得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这种状况,需要进行合理施肥,传统施肥方式最为直接。在作物生长到一定时间时,对其进行施肥处理。这种施肥方式治标不治本。为了使土壤肥力长期得到保证,需要加强农民的秸秆还田意识,从而使土壤的有机肥得到保证。
3.4 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玉米栽培技术研究上,需要先对农民的科学意识进行提高。可以通过政府派遣技术人员进行宣传、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以此提高农民的科学意识,以及他们在实践中自觉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