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半湿润区玉米田间管理建议

2021-7-2 14:01|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63| 评论: 0

摘要: 1.按照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管理 ①营养生长阶段 玉米只有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分化和生长,营养物质的分配和积累也仅在这些器官中进行。 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玉米既有营养器官的旺盛生长,又 ...
玉米种植技术 


1.按照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管理

①营养生长阶段 玉米只有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分化和生长,营养物质的分配和积累也仅在这些器官中进行。

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玉米既有营养器官的旺盛生长,又有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故将穗期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玉米在并进阶段的营养物质分配积累趋势为: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雄穗四分体期)植株吸收与合成的养分主要供应营养器官,以后向茎秆输送的份额逐渐增多,到抽雄穗期,茎秆干重及其生长速度均高于全叶。在并进阶段,虽然雌雄穗快速地分化发育,但其体积很小,干物质积累甚少,干重占全株干物质重的比例低。

③生殖生长阶段 这期间主要进行开花、授粉、受精、籽粒形成及灌浆成熟等生殖生长活动,故称生殖生长阶段。玉米在该阶段的生长中心是籽粒,以籽粒形成和灌浆充实为主,穗粒干物质增加较快。

在玉米田间管理上,要根据植株三个生育阶段的基本特点,结合田间的实际长势长相,灵活运用促控措施,协调群体与个体、植株地下生长与地上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矛盾,确保玉米群体较大、结构合理、株壮、穗大、粒多和粒重。

2.施肥

⑴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再配施N、P、K等速效化学肥料配合。同时,施用有机肥作底肥时,最好先与P肥堆沤,施用前再掺合N素化肥。这样N、P、K混合施用,既可减少P素的固定,又由于以P固N,可减少N素的挥发损失和K素利用。

玉米施用底肥的方法有撒施、条施和穴施三种。具体方法要视底肥数量、种类和播种期不同而灵活运用。在底肥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多数采用集中条施或穴施,使肥料靠近玉米根系,易被吸收利用。

⑵追肥追肥应在玉米约10片叶时进行(7月上旬),这样能促进小穗分化。追肥最好追2次,第一次在夏玉米定苗以后(5片叶左右),第二次在大喇叭口以前(10片叶左右)。追肥时期、次数和数量,要根据玉米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地力基础、基肥和种肥施用情况等决定。高产田、地力基础好、基肥数量多的宜采用轻追苗肥、重追穗肥和补追粒肥的追肥法。苗肥用量约占总N量的30%,穗肥约占50%,粒肥约占20%。中产田、地力基础较好、基肥数量较多的宜采用施足苗肥和重追穗肥的二次追肥法,苗肥约占4%,穗肥约占30%。低产田、地力基础差、基肥数量少的采用重追苗肥、轻追穗肥的追肥法,苗肥约占60%,穗肥约占40%。

3.灌溉

为了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河西地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节水灌溉方法主要有畦灌、沟灌、管灌、喷灌和渗灌等。

4.中耕

玉米是中耕作物,需要勤中耕。中耕能疏松土壤,疏通空气,提高地温。中耕松土能调节土壤水分,保墒防旱,促进生长。中耕可以消灭杂草,从而减少了杂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争夺,以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所以中耕松土要掌握好时间。中耕一般在定苗前、拔节前后、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分3次进行。

5.防病、治虫、除草和应对环境胁迫

常见病有褐斑病、矮花叶病、粗缩病、穗腐病等。常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金针虫等。常见杂草有马唐、稗草、藜、牛筋草、铁苋菜、苘麻等。

玉米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3 15:19 , Processed in 0.0454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