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玉米病虫害的侵扰导致玉米减产,严重威胁了农户乃至我国农业的发展,针对此问题,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减少病虫害危害,提高农产品质量。
1 玉米常见病害
1.1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黑穗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玉米丝黑穗病在苗期侵入,在成穗期会表现出典型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黑穗和变态畸形穗。
玉米黑穗病的病原菌为孢堆黑粉,此病原菌以冬孢子形式在土壤中过冬,有的则混入肥料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过冬。带有病菌的土壤是该病的初次感染来源,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种子带菌,而且连续种植会使此病发生的概率升高。
1.2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即为枯叶病,病害主要表现在叶部。发病时由下部叶片开始向上扩展。病斑呈长梭形,长5~10 cm,宽1 cm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在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病原孢子,发病率增加。
病原菌附着在病害组织上过冬是来年的出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25 ℃、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 ℃或低于15 ℃,相对湿度小于60%时,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
1.3 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极易感染的病毒危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玉米产量。粗缩病的主要特征:玉米苗期感染此病后,叶片浓绿、根系少、植株矮化以及不往高长;成株期感染此病会导致上部节间缩短、雄穗花轴缩短、果穗短小以及结果少,此病害从玉米苗期到抽穗期间均可能感染此病,发病后极难根治,早期预防是根本出路。粗缩病毒不能通过土壤和接触传播,只能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如果冬季气温高,早春温度回升早,便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
2 玉米常见虫害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从苗期到长成成株均会遭受各种虫害,其中比较常见的为玉米螟、红蜘蛛、蚜虫、地下害虫。
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以及籽粒霉烂,从而导致减产。红蜘蛛发生在玉米抽穗之后,红蜘蛛的出现会导致玉米籽粒瘦小导致玉米严重减产。蚜虫在成虫后主要为害玉米的嫩芽以及叶的背面,导致玉米叶卷枯萎,老叶受到侵害直接脱落,致使玉米结果期缩短导致玉米减产。地下害虫危害最为严重的为地老虎、蝼蛄,它们会在苗初期咬断玉米根茎、幼苗,致使出现缺苗、死苗甚至断垄的现象。
3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3.1 合理种植,减少病虫害
土壤为病虫害的初次侵染源,可采用间作交替的方式进行种植,减少土壤传染病害的可能性;其次还可以进行深耕,深耕后可以促使农作物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抵抗力,此外深耕还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有助于杀死休眠害虫和病菌。在玉米种植时要注意避开发病敏感期,注意增加底肥,保证玉米生长的充足养分,增强玉米抵抗力,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减少残留病虫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与病原菌的接触。
3.2 选择优良种子,抵抗病虫害
对于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种子的选择,优质品种发芽率高、生命力顽强,可以有效抵抗病虫害。在玉米种植时还要包好种衣剂,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包有种衣剂的种子可以有效防治土壤传染病,防治根腐病、矮化病的发生,害虫也不会咬食包有种衣剂的种子,从而减少了缺苗和死苗的现象。对于包衣剂的选择,如果玉米种子容易受到地下害虫的侵害,就要选择噻虫嗪或吡虫啉作为包衣剂,如果容易侵染土壤传染病,就要选择苯醚甲环唑作为包衣剂来减少病害的发生,此外还要根据土壤环境选择玉米种子,抗旱抗虫型等。
3.3 化学防治,杀灭病虫害
化学防治的方法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化学防治的方法就是利用喷洒农药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杀灭,化学防治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杀虫和杀菌。手段有多种类型,喷洒农药、喷粉、喷种或浸种等多种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作为最有效的杀虫方式,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使用此手段时还要注意其科学性,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方案,在播种初期,玉米植株出苗达到2 cm时常可采用 1 000 倍液的辛硫磷乳剂(50%)或 200 倍液 Bt 乳剂进行喷洒,起到防治玉米病虫害的作用。并且在玉米的叶丝期可采取相应的药剂对雄穗进行滴注处理,通常采用 800 倍液敌百虫(90%)作为药剂,保证玉米授粉的有效性。
玉米病虫害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造成很大的危害,致使玉米大量减产,在实践过程中针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从玉米的种植开始做好防治工作,有效地进行选种,再结合化学防治手段保证玉米少受病虫害侵扰,实现玉米增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