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特点。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为严重,5至6片叶时开始表现症状,典型症状是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密集丛生,受害叶片比正常叶片黑绿、宽短、硬脆,叶背叶脉有隆起,并且叶片僵直,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有明显的粗糙感。至9至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没有花粉,严重时不能结实,当灰飞虱传毒高峰期与玉米感病生育期吻合时容易暴发流行,对玉米生产造成毁灭性危害,因此,决不能忽视该病的防治。
二、防治方法。玉米粗缩病毒病的预防重点在苗期,主要原则是切断发病源,增加植株抗病能力,要采取“以选择安全播种期为主,辅以推广种植耐病品种,结合防治灰飞虱”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耐病品种, 实行拌种或种子包衣。通过近年来种植,发现如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表现较耐病;同时可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包衣。同时加入2.5%适乐时或20%三唑酮(按种子量的0.1%拌种)兼防玉米黑粉等病害。
2、适期播种。可采取夏玉米适当晚播,使玉米的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错开,随着小麦的成熟收获、玉米播种,灰飞虱转移到玉米上危害,对播种早的玉米危害最重。
3、加强田间管理。玉米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及时间苗,发现感病植株及早拔除;并及时去除杂草,减少粗缩病毒的病源;同时及时浇水,防治干旱加重病毒病的发生。
4、药剂防治。玉米出苗后集中防治一次灰飞虱,可亩用10%吡虫啉15~20克喷雾防治灰飞虱。同时可加入抗病毒药剂病毒A或植病灵2号30~50克,兑水30公斤混合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喷2~3次。
5、抓好传播源防治。灰飞虱是传播源,可在玉米3~4叶期,对田间及地块周围喷药防治灰飞虱,3~5天用药一次,对田埂、地头、沟边杂草全面喷药,适用药有烯啶虫胺、醚菊酯、溴氰菊酯等。清除地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产卵栖息的环境。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防治玉米粗缩病,夺取玉米丰产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