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玉米穗期管理这些问题应注意

2021-6-24 20:21|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391| 评论: 0

摘要: 玉米穗期是指玉米从拨节期到雄穗开花期的阶段。这个时期是玉米根茎叶等器官建成的关键时间,是营养器官生长与生殖器官分化同时并进的阶段。这个阶段是玉米管理的关键时期,玉米的许多管理措施如追肥、浇水、除草、中 ...
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穗期是指玉米从拨节期到雄穗开花期的阶段。这个时期是玉米根茎叶等器官建成的关键时间,是营养器官生长与生殖器官分化同时并进的阶段。这个阶段是玉米管理的关键时期,玉米的许多管理措施如追肥、浇水、除草、中耕培土也都在这个时期实施。为此,山西农科110专家、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中东,为农民朋友介绍玉米穗期管理需注意的问题。

连续晴朗无雨的天气追肥

1.追肥时期

三次追肥  称为 “三次施肥法”,即攻秆、攻穗、攻粒肥。有人把三个追肥时期编成了顺口溜: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三次追肥的比例为拔节期占总施肥量的20%,大喇叭口期占40%,抽雄期占10%,即“前轻、中重、后补”追肥法。

两次追肥  即攻秆攻穗肥合并,在玉米膝盖高时追1次,扬花吐穗时追一次。两次追肥的比例为拔节期占总施肥量的50%,抽雄期占20%。

一次追肥  如果一次追肥,氮肥用量要占总用量的60%左右,施肥期应在大喇叭口期,即玉米正齐腰时期。

2.追肥方法

人力方法 一种是用铁锹等先挖一10厘米左右深小坑,施入尿素后覆土。另一种是市场上有一种人力追肥机,两人配合追施。

机械动力方法 用汽油机为动力的追肥机进行追施。

3.追肥注意事项

根据文献资料及生产实践,玉米每亩需氮肥量为6-15kg左右,如果1/3作为底肥,那么每亩需追肥4-10公斤(折合成尿素大约在7-22公斤)。施肥时要根据玉米产量来施用,高产田用上限,低产田用下限。一般农民亩15公斤左右尿素。

肥料一定要施入土中,切勿施于地表,这样浪费很严重。施肥深度为10厘米左右,距离玉米15厘米左右。追肥应选择近期连续晴朗无雨的天气,施后严密覆土。追施尿素后,需隔3-5天再灌水 。

另外,张中东表示,一般情况下,追肥的次数越多,施肥的效果也就越好;但是,次数的增多也会使投入的工作量增加,他建议农民朋友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追肥的次数。

大斑病、玉米螟是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

玉米大斑病

大斑病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后,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在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造成籽粒灌浆不足,导致产量降低。一般年份,大斑病造成5%的减产,在病害严重发生年份,感病品种的损失高达20%以上。

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展形成与叶脉平行的长梭形病斑。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此外,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防治措施:玉米大斑病在玉米抽雄以后发病加重,这时打药难度较大。用25%丙环唑乳油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约12展叶)进行茎叶喷施(10天后再喷一次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降低,且在前期喷药,难度较小。

玉米螟

玉米螟以幼虫为害玉米。在我国各玉米种植区都有发生。玉米螟可一年发生多代,在我省一般为两代。在玉米各生育期都可以为害玉米植株的地上部分,取食叶片、果穗、雄穗,钻蛀茎杆,造成植株生长受害,减少养分、矿物质和水分向果穗的输送,导致减产10%-30%,对玉米生产威胁很大。

防治措施: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大喇叭口期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虫一旦蛀茎,很难杀灭。

除草剂勿太早使用,喷药时贴近地表

玉米穗期的单子叶杂草主要包括马唐、狗尾草、虎尾草、稗草、芦苇等;双子叶杂草主要包括藜、马齿苋、田施花、苍耳、龙葵等。穗期杂草可喷施烟嘧磺隆+2,4-D或烟嘧磺隆+莠去津混合液进行防除。

在除草剂使用时应注意:穗期除草剂使用不宜太早,要掌握在大部分草已出土时。玉米封垄(站在地头看不见地皮)前是杂草旺盛生长期,也是防除关键时期。穗期喷施以杀草为主,因此要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无须地表封闭。为防止除草剂对玉米的伤害,应在喷雾器喷头上加一圆形罩,喷药时喷头贴近地表,防止药液四溅。

常规玉米种植建议保留分蘖

分蘖是禾谷类作物常见的一种生长现象,小麦、水稻等均是靠分蘖来提高产量。玉米生产主要靠主茎果穗,分蘖一般不长果穗,因此农民认为分蘖是多余的,为了防止其生长过程中与主茎争夺养分,就在前期就将其去掉了。当然去掉分蘖对玉米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去分蘖投工量大,且无法实现机械化,农民为此非常困惑。

据张中东介绍,玉米产生分蘖与品种、土壤是否肥沃、土壤含水量多少、种植密度等有关。试验结果显示,在玉米生长后期,有80%的分蘖会枯萎,大约有10%左右分蘖会发育到1米以上,有的甚至与玉米主茎一样高。同时调查发现,有分蘖玉米的主茎的株高及茎粗均发育正常,没有出现分蘖与主茎争夺养分而出现的影响主茎发育的情况。

枯萎的分蘖无需考虑,它对玉米生长没有显著影响。那10%长高的分蘖是如果影响玉米主茎果穗呢?“分蘖的叶片也要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没有贮存的地方(一般分蘖不结果穗),大部分转移到主茎果穗上,因此,有分蘖玉米千粒重显著高于无分蘖玉米,双穗率也很高。”张中东表示,两年的测产结果表明,保留分蘖可使玉米增产约8%左右。

因此,建议农民保留分蘖,既节省用工,还可能增产。当然这一结果是在常规玉米上得出的,对甜糯玉米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玉米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3 00:53 , Processed in 0.0446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