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因此,研究我国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对于小麦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小麦冻害类型
1.1 越冬冻害
小麦冻害的类型可以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冬季冻害。首先,严寒性冬季是小麦冻害发生最直接的原因。冬季地太过寒冷,使得一部分小麦可能会发生冻害甚至死去,从而使得我国北方小麦出现严重减产。其次,越冬交替冻融型。由于在冬季和春季季节交换之际,气候很不稳定,从而很容易出现时冷时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小麦不能够快速适应地温转变,从而使得小麦冻害很容易在此阶段发生。
1.2 春季冻害
第二类为春季冻害。早春冻害是春季冻害中最严重的冻害因素。由于在早春时期气候开始变暖,但是温度却没有维持稳定水平,从而很容易出现极度降温带来的小麦冻害现象的发生。晚霜冻害是春季冻害中影响相对较小的因素。晚霜冻害会使得小麦散失一定的自由水分,使小麦体内的结合水比例升高,从而在小麦本身产生一定的抗冻性,有利于抵抗寒冷。
2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
2.1 小麦自身发育原因
由于小麦生长到特殊的时期农民才会给小麦浇上冻水,而上冻水若不能够达到小麦生长的节点,很容易出现小麦生长过慢,致使小麦在寒冷的冬季发生冻害现象。另外,小麦的自身条件(例如不同品种)会对寒冷产生不同的抗性,从而使得小麦能够增加抗寒水平,以达到在冬季生存的目的。
2.2 栽培条件
外界栽培条件是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小麦播种期间由于播种深度不够使小麦根部不能在冬季时扎入到足够深的土壤,这样在寒冷的冬季容易出现冻害。再者,农民和管理人员对小麦管理不当,小麦没有在适当的生理期间内得到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在面对极度寒冷时,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抗性作用。最后,生态环境原因也是影响小麦冻害发生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可抗性,例如过度暴雪会使得小麦长期掩埋在较为寒冷的雪中,使得小麦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阳光和空气,这种特殊生态环境不利于小麦健康生长,还会引发小麦冻害现象的发生。
3 小麦冻害的预防措施
3.1 选用抗寒小麦品种
要想全面提升小麦的抗冻水平,首先必须从小麦自身做起。选用优良的抗性品种是杜绝小麦冻害出现的根本手段。只有能够抵抗严寒的小麦品种,才能够在极其恶劣的冬季环境下正常生长。
3.2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深度和密度对于小麦抗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外界自然条件为一些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农民应该极大地改进自身人为因素,从而减少小麦出现冻害的可能性。小麦播种的质量将会在冬季对小麦生长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农民在播种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播种深度,从而保证小麦能够在适当深度的土壤中扎根,以便在特殊的严寒气候中减少冻伤的可能。
3.3 实施灌水
灌水技术是我国冬季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冬季的灌水会在小麦停止生长的阶段给小麦提供一定的水分,从而借助寒冷的天气使得这些水分能够以固体冰霜的形式存在于地表。固体水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保证了充足的水分,同时也利于借助冰层的保温作用,对土壤里面的小麦根部进行相应的保护,从而保证小麦不会从根部发生死亡,这也是提升我国小麦冬季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3.4 烟熏技术
烟熏技术是一些较为少见的防止小麦冻害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采用烟熏技术使得小麦能够在较为寒冷的冬季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不会在极度恶劣的外界环境中直接出现冻死的现象。这种烟熏
技术可以在小麦冻害中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毕竟影响力不大,不如灌水技术能够长期地对小麦进行保护。
3.5 适时喷药
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一般不鼓励进行喷药,但是在冻害发生时喷药也是挽救小麦的有效方式之一。适当地喷药能够使得小麦在出现冻害病症或者将出现冻害病症时借助外界的药物手段对小麦进行一定的保护,从而起到减少小麦冻害发生的目的。这种方式最简单直接,并且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起到十分好的效果,甚至可以挽救一部分已经出现了冻害的小麦,使一些感染病害的小麦恢复到健康水平。但是,由于人们追求绿色食品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直接的药物辅助,以提高小麦的生产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