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因气温偏高,降雨偏少,麦田蚜虫和红蜘蛛呈偏重发生趋势,应加强监测与防治,同时要注意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做到早备药具,早发现,早预防,降低损失。
1.1小麦吸浆虫
目前,我省南部小麦正值孕穗抽穗期,是小麦吸浆虫化蛹出土的关键时期,降雨或灌水可能造成吸浆虫常发区为害,要加强监测。防治坚持“主攻蛹期,成虫期扫残”的策略,当吸浆虫蛹期每样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5头时,应采取撒毒土防治。一般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乙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加水适量、或48%毒死蜱乳油100~125毫升/亩加细土制成毒土、或3%甲基乙硫磷颗粒剂2~2.5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均匀撒施于麦垄间,然后及时中耕浇水,同时在成虫期(小麦抽穗、开花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菊酯类杀虫剂1000~1500倍液40~50千克于傍晚喷雾。
1.2小麦红蜘蛛
近期气温高、降雨少,有利于小麦红蜘蛛发生。当单行市尺(33厘米)有虫200头或每株有虫6头,大部分叶片密布白斑时,达到防治指标,应在上午10点后到中午前或下午3点后无风天气进行防治。发生初期用20%哒螨灵乳油20~40毫升/亩、或40%三唑磷乳油21.3~40毫升/亩、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20毫升/亩,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严重发生时,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20~30毫升/亩、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毫升/亩、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20克/亩、或73%炔螨特乳油30~50毫升/亩、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20毫升/亩等,兑水40千克均匀喷雾。
1.3小麦蚜虫
目前,从调查情况看,今年麦蚜呈早发、重发趋势,部分麦田已达到每百株麦蚜量500头的防治指标。防治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120毫升/亩、或25%喹硫磷乳油32~48毫升/亩、或2.5%溴氰菊酯乳油6毫升/亩、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0~20毫升/亩、或0.3%苦参碱水剂100毫升/亩,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
1.4小麦白粉病
目前,我省白粉病偏轻发生。一旦遇到降雨或高温高湿天气,将有利于白粉病发生。因此,零星发生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60克/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或33%纹霉净(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亩,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兼治小麦锈病等主要病害。严重发生时,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20克/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克/亩、或6%戊唑醇微乳剂200毫升/亩等,兑水40千克喷雾。
1.5小麦锈病
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原则,通过带药巡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喷药防治。一般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或25%戊唑醇水乳剂25~33毫升/亩、或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80克/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3次。
2、预防干热风或高温青枯,抓好后期“一喷三防”提高粒重
小麦生育后期(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常遇到干热风(气温高于30℃,大气相对湿度低于30%,风速3~4米/秒)或雨后青枯(持续高温突然降雨,又立刻晴天),造成叶片青枯逼熟,粒重下降。今年降雨少、气温较常年偏高,这使得灌浆期干热风发生几率增加。因此,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巧灌麦黄水(灌浆期浇水最好选择无风夜间浇水),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也可在干热风来临前用醋酸或化学调控剂叶面喷施,或结合病虫害防治开展“一喷三防”提高小麦抗旱、抗热能力,预防干热风,提高粒重。
小麦后期“一喷三防”是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干热风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表明,灌浆期“一喷三防”1次,可使千粒重提高0.5~0.8克,喷施2~3次,可提高千粒重1~2克。因此,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天气变化,进行“一喷三防”2~3次,每次间隔时间7~10天。第一次于小麦抽穗至开花初期进行。“一喷三防”最好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行,喷后24小时内如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
每次“一喷三防”可根据小麦病虫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指标确定药剂配方。针对白粉病、锈病、蚜虫进行的“一喷三防”,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兑水30~50千克,叶面喷施。防治白粉病和锈病的药剂还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每亩30毫升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等;防治蚜虫的药剂还可选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每亩50毫升,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等。防治吸浆虫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20~30
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每亩40毫升等,兑水30~40千克喷雾。防治麦蜘蛛,可选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也可每亩用20%甲氰菊酯乳油3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粘虫,每亩用灭幼脲1号有效成分1~2克,或灭幼脲3号有效成分3~5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叶面肥还可选用15%~20%的草木灰浸出溶液或1%~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市售叶面肥,如植物“活力久久”等。
3、适时收获晾晒
小麦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应及时收获,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大风或连阴雨来临前,应抢收抢打,以防落粒或穗发芽,确保颗粒归仓。收获后及时晾晒,防止遇雨和潮湿霉烂,并做好入库前精选,以保证纯度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