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水稻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会使得水稻的最终产量和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中应当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 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分析
1.1 前期防治准备工作不到位
当前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存在着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许多的种植人员为了节省前期防治的时间和成本,在前期防治准备工作上做得较少。他们错误地认为当出现病虫害的时候,只要发现得及时,不会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的损失,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前期防治准备工作不到位,当水稻病虫害出现之后,防治工作将很难开展,从而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2 过度使用农药
当前我国的一些农户在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存在过度使用农药的问题,这不但增加了农户的种植成本,同时也对土壤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最为重要的是,一些病虫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产生了抗性,使得少量的农药不再能够起到防治的效果,必须进一步加大使用的药量,从而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影响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1.3 病虫害防治不准确
一些经验欠缺的农户在水稻种植上会出现病虫害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通过水稻病虫害前期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他们不能够准确有效地判断出是何种病虫害引起,因此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时也缺乏针对性,使得防治的效果较差。
1.4 药剂的使用配制上存在问题
虽然上级部门会对农户仔细地讲解药剂的使用,但是农户在具体操作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农户在对药剂进行配制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使得药剂的量不足,降低了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其次,一些农户在进行药剂喷洒之前没有对近日的天气进行预测,当药剂喷洒完之后较短的时间内出现降雨,将稀释喷洒的药剂。
2 水稻病虫害防治发展策略
2.1 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尤其是针对一些新型的病虫害,在发现之后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和通报,让更多的农户对此引起重视,并及时地开展防治工作,将该类型的病虫害扼杀在发生的初期,减少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
2.2 应用生态调控方式开展防治工作
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自然调节能力,如在某个生态区域之内生长的作物之间能够互相产生保护性作用,对各自产生的病虫害进行相互制约。因此,在当前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也可以对之进行借鉴,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应用生态调控的方式进行防治工作,实现水稻病虫害的多样化防治。
2.3 转基因病虫害防治
通过培养转基因抗病水稻品种是一种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也将是未来病虫害防治中的主要方式。针对水稻中某种较难防治的病虫害,在种子的培育过程中改变其基因结构,使其本身能够自带抗病特性,从而实现病虫害的防治。
2.4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都是当前大力推广的防治方式,这两种防治方式都较为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也不会在水稻上留下较多的有害物质。生物防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来进行防治,在应用和实施上有着一定的难度;物理防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温度、灯光、颜色等吸引水稻的病虫害,然后对它们进行捕杀,这种方式应用比较灵活,主要根据病虫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殊的物理特征来实现。
2.5 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
为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之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当前应当建立和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积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首先,对于水稻的种植而言,应当让农户选择品质优良的品种,并向他们宣传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这样既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能够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其次,应当积极地研制新型的无公害产品,研制出更有效的水稻转基因抗病品种和植物农药,实现病虫害的环保防治。
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式是多样化的,但是在当前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应当尽量减少农药等有较强污染性的药剂使用,尽可能地使用一些环保的防治方式,实现水稻的无公害生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