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简介
以生产绿色优质稻谷为目标,通过选择适宜种植基地和优质稻品种保障地安全和品质优良;通过健身栽培、化肥有机替代、优化高效施肥和绿色植保,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保障稻谷的质优和安全,通过安全收获储运和综合利用副产品保障环境安全和预防稻谷污染。
2 技术目标
2.1 产量目标
早、晚稻每667m2400~450kg,一季稻每667m2
450~500kg。
2.2 米质目标
A级绿色大米,稻米品质国标三级以上。
2.3 化学氮肥用量减少50%左右,农药用量减少40%左右,每667m2增收100元以上。
3 技术要点
3.1 基地选择
基地要远离污染源、生态条件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持较好,产地土壤、水、大气等符合要求。同时,英尽量选择有独立的生态小流域、隔离条件较好的区域,稻田地势应相对平坦,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不易受水旱灾害、土传病害和恶性杂草较少,而且集中连片。
3.2 品种选择
应选用米质优、丰产稳定性好、生育期适宜、通过审定、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质稻品种或组合,并做到定期更换品种。
3.3 种植模式
提倡采用生态种植模式,如稻鸭(渔、蛙)共育、畜-沼-稻等生态种养模式。
3.4 培育壮秧
通过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的抗性和早发能力,(1)播种前嗮种1~2d。(2)要求稀播。(3)施足基肥并及时追肥。(4)加强秧田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农业、生物、物理技术综合防治的原则,在上述措施达不到防治效果时,可采用化学防治,但因符合相关要求。
3.5 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育秧方式要求适龄移抛栽,适当增加密度,一般双季早稻每亩插足2.2~2.5万蔸,每蔸杂交稻插2粒谷苗,常规稻插4~5粒谷苗;一季稻插足1.2~1.6万蔸,杂交稻每蔸插1粒谷苗,常规稻每蔸2~3粒谷苗;二季晚稻插足1.8~2.2万蔸,杂交稻每蔸插1~2粒谷苗,常规稻每蔸插3~4粒谷苗。移栽或机插的采用宽行密株种植,抛秧的要求每隔3m捡出工作行。
3.6 优化施肥
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和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有机氮占总施氮量的50%以上,有机肥可用绿肥、稻草还田、沼肥、饼肥、禽畜粪便及商品有机肥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施肥量,做到精准施肥,有机肥和磷肥一般全部作基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及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
3.7 科学灌溉
优质栽培的灌溉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控水灌溉,一般每次灌水深度2cm左右,并尽量增加稻田露田时间,除晒田期外其他时期田不开裂即可;二是提早多次轻晒。当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70%~90%时开始晒田,晒至田边开爪裂、田中不陷脚时即灌薄水湿润,保持裂不增宽、土不回软,多次轻晒,到倒2叶露尖期复水养胎;三是在灌浆期遇到不利天气要灌10cm以上深水调温,早稻遇到高温和晚稻遇到低温可灌深水调温;四切忌断水过早,一般早稻收获前5d、晚稻和一季稻收获前7d断水。
3.8 病虫害绿色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应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稻田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稻田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所造成的损失。常用措施有:(1)农业防治。稻田撒熟石灰进行消毒,清除病虫侵害稻草,稻田四周栽种田埂豆,增加植被多样化,创造适宜天敌生长发育的条件。(2)物理防治。2~3.33hm2安装一盏诱杀灯;每亩黄色粘虫板20块,诱杀螟虫、卷叶虫、盗匪是、叶婵等。活用捕虫器捕杀稻蓟马。(3)生物防治。大力推广有益生物或利用稻田害虫天敌防治虫害。如以鸭治虫。(4)药物防治。在准确预报基础上,把握好大田病虫发生情况,不达到防治目标不打药,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慎选生物源农药等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