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秧技术
一般采取肥床旱育。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旱地砂壤土或菜园地作旱育苗床,秧田与大田比为1:15 ~ 18。分别在冬前耕翻之前、越冬冻垡期间和开春后耕整地时,分别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亩施用量分别在800 kg、600 kg、400 kg以上,施入农家肥后耕翻,使之与15 cm土层土壤完全混匀。在开春后耕整地时亩施25%的复混肥(N:P2O5:K2O = 10:8:7)30 kg,播前15 ~ 20天亩施尿素10 kg。
1.1 播种
黄淮麦茬稻区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种,大田亩用种3 ~ 4 kg,水育秧亩播种25 kg,旱育秧亩播种30 kg。
1.2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一二天。播前用25%施保克40 mL、4.2%浸种灵2 mL、20%吡虫啉20 g兑清水6 kg配成溶液,加入干种4 kg,浸种48 ~ 60 h,日浸夜露,直至露白。
1.3 播种技术
在播种前一天采用泼浇或喷水的方式,分四五次浇足底墒水;待床土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时表明土壤含水量较为适宜,向苗床喷洒水达湿润即可播种;落谷后再用水壶喷洒补水,土表湿润不积水即可。
1.4 落谷
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平整的苗床上,均匀撒干细土,以不露籽为宜;同时,每亩苗床用5%二嗪磷颗粒剂300 g或3%真妙颗粒剂300 g拌细土2 kg均匀撒施在苗床上,并用36%旱秧净10 mL兑水5 kg均匀喷雾。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再撒薄草遮荫防晒。
2、秧田期管理
播种后7天左右,80%以上的稻谷出苗后即可揭膜,晴天傍晚揭,阴天早晨揭;雨天不揭。秧苗期一般不浇水,当稻叶在中午出现卷曲,傍晚仍不能平展时,应立即采用泼浇的方式补水。遇雨注意排水。移栽前一天下午,采用泼浇的方式浇足水分,使苗床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旱育苗床原则上不需追肥,如确需补肥,则在四叶期后追施稀粪水,或结合补水追施1% ~ 2%的尿素液,相当于亩施尿素5 kg。栽前3天追施送嫁肥,亩用尿素5 kg撒施。
苗床控制好灰飞虱、稻瘟病、稻蓟马、螟虫等病虫,移栽前普治一次灰飞虱和螟虫,带药下田。秧龄30 ~ 35天、叶龄6片叶左右,达到根系发达、苗高15 cm左右、植株扁壮、单株带蘖1.5个左右、群体带蘖率90%以上的壮苗标准。
3、大田管理
3.1 移栽
在壮秧的前提下,6月上中旬力争早栽,适当延长大田有效分蘖期,以提高成穗数。秧龄30 ~ 35天移栽,要求移栽单株带蘖一二个,亩栽2万穴,每穴三四苗,株行距为13 cm × 27 cm。栽足基本苗是争足穗的基础。
3.2 肥料运筹
提倡增施有机肥,实施节氮补钾平衡配方施肥技术。亩施纯氮15.0 kg,五氧化二磷5.0 ~ 7.5 kg,氧化钾5.0 kg。在肥料运筹上,基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是5:3:2。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足磷、钾肥。早施重施促蘖肥,促苗早生快发。穗肥以保花肥为主,一般在抽穗前15 ~ 20天、叶龄余数1.5片叶左右,视苗情及叶色亩施纯氮2 ~ 3 kg,能有效增加穗粒数,减少颖花退化。穗肥氮、磷、钾配施效果好,利于壮秆健叶。抽穗期亩施纯氮1.0 ~ 1.5 kg作粒肥,以增加灌浆期的氮素营养,同时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3 水浆管理
应提倡浅水插秧,薄水分蘖,够苗烤田,以后间歇灌溉,收割前7天断水的原则。
4、病虫防治
整个生育期间,要密切注意植保部门预测预报。秧田期重点抓好稻蓟马、蚜虫和稻飞虱的防治工作。本田期间重点做好一代、二代二化螟、大螟、纵卷叶螟以及纹枯病的防治工作,高肥水条件下抽穗期还要注意防治稻曲病。抽穗期结合防治病虫进行药肥混喷,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确保丰产丰收。
5、适期收获
10月中下旬,单株绿叶数≥2.0张,95%籽粒黄熟时采用机械收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