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种地网 门户 农药施用技术 杀虫剂使用 查看内容

浅谈杀虫剂的种类与合理使用

2021-5-30 10:52|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982| 评论: 0

摘要: 在农业种植中虫害是经常发生的,面对虫害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杀虫剂,合理的使用杀虫剂可以很好的防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虫害,从而确保农作物产量及农产品质量。为了让农民朋友更全面的了解农药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
杀虫剂使用方法 

在农业种植中虫害是经常发生的,面对虫害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杀虫剂,合理的使用杀虫剂可以很好的防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虫害,从而确保农作物产量及农产品质量。为了让农民朋友更全面的了解农药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农科110专家、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研究员方果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记者:方老师您好,杀虫剂是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不可或缺的一种农资产品,当前市场上杀虫剂种类繁杂,请问方老师如何正确区分并使用杀虫剂产品?

方果(以下简称方):首先,按杀虫剂的来源说可分为4类。

1、无机和矿物杀虫剂:这类杀虫剂一般药效较低,对作物易引起药害,有些对人毒性大,因此目前大部分已被淘汰。如砷酸铅、矿物乳剂等。

2、植物源杀虫剂:这类杀虫剂主要以植物为原料加工而成。如除虫菊、烟草、鱼藤等。

3、微生物杀虫剂:这类杀虫剂利用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加工而成。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昆虫病毒等。

4、有机合成杀虫剂:指杀虫有效成分为有机化合物的杀虫剂。农药发展到今天,人们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有机杀虫剂品种,是目前品种最丰富的一类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等杀虫剂。

其次,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五大类。

1、胃毒杀虫剂:主要是药剂通过害虫的口器及消化系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这类杀虫剂一般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效。

2、触杀杀虫剂:药剂通过害虫体壁进入虫体,引起害虫中毒。这类杀虫剂一般对各种口器的害虫均有效果,但对身体有蜡质保护层的害虫如介壳虫、粉虱效果不佳。

3、内吸杀虫剂:药剂通过植物的根、茎、叶或种子,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能在植株体内输导、存留,当害虫吸取植物汁液时将药剂吸人体内引起中毒。内吸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如蚜虫、叶蝉。

4、熏蒸杀虫剂:药剂在常温下能够气化或分解为有毒气体,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害虫产生中毒反应。

5、特异性杀虫剂:拒食剂、引诱剂、不育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均可归类到特异性杀虫剂中。这类杀虫剂进入虫体后一般不是直接对害虫产生致死作用,而是通过干扰或破坏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或行为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如对害虫产生拒食、驱避、引诱、迷向、不育或干扰脱皮作用等。

三、按剂型可分为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颗粒剂、熏蒸剂、烟剂、药膏等。


记者:杀虫剂种类不同,在杀虫机理上有何区别?

方:杀虫剂作用机理的过程主要是指杀虫剂穿透昆虫体壁或直接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在体内进行运转和代谢过程,也就是杀虫剂通过各种方式被害虫接收后,对害虫产生的毒杀作用。根据杀虫剂的主要作用靶标,大致分为以下4种作用机理。一是神经毒性:以神经系统上的靶标位点、靶标酶或受体作为作用靶标发挥毒性,其药剂统称为神经毒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无论以触杀作用或胃毒作用发挥毒效,它们的作用部位都是神经系统,都属神经毒剂;二是呼吸毒性:杀虫剂在与害虫接触后,由于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对呼吸链的某个环节产生了抑制作用,使害虫呼吸发生障碍而窒息死亡。在杀虫剂中呼吸毒剂比较有限,鱼藤酮、哒螨灵是比较成功的电子传导抑制剂。三是昆虫生长调节作用:通过抑制昆虫生理发育,如抑制蜕皮、新表皮形成、取食等最后导致害虫死亡。这类杀虫剂主要包括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类似物和蜕皮激素类似物,如除虫脲、吡丙醚、虫酰肼等。四是微生物杀虫剂作用机理:以寄主的靶组织为营养,大量繁殖和复制,如病毒、微孢子虫等;或者释放毒素使寄主中毒,如真菌、细菌等。在微生物杀虫剂中,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苏云金杆菌,该类杀虫剂不仅大量应用其杆菌制剂。而且,通过对其内毒素基因的遗传工程研究,使转基因杀虫工程菌和转基因抗虫作物得到了商品化应用,如转Bt基因抗虫棉。


记者:选对农药杀虫剂是防治虫害最有效的方法,那么该如何正确选用杀虫剂?

方:杀虫剂品种的选择应把握哪四项原则:第一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农药。在植株生长的某一个阶段,仅有一两种病虫害是主要种类,需要防治,其他种类在防治主要病虫害时可以兼治。在喷药以前,首先要确定以哪一种为防治对象,是虫害就要用杀虫剂,是螨害就要用杀螨剂,是病害就要用杀菌剂;第二根据病虫为害特性选择农药。每一种病虫害都有其为害特性:有的病虫仅为害叶片,有的病虫仅为害果实,有的病虫既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有的害虫营钻蛀性生活,一生中仅有部分发育阶段暴露在外面等。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病虫害的为害特性,从而决定选择何种农药。例如,防治为害叶片的咀嚼式口器害虫(如各种毛虫),要选择胃毒剂或触杀剂;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黑刺粉虱、介壳虫等,要选择内吸性强的杀虫剂;防治蛀干害虫如天牛、吉丁虫,要选择熏蒸作用强的杀虫剂;第三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农药。每种害虫都有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这些特性是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例如,防治在土壤中越冬的大果实蝇、花蕾蛆、吉丁虫等害虫时,在春季害虫出土期于地面喷药,应选择触杀性强的杀虫剂;而在成虫产卵期往树上喷药,就得选择既有触杀作用,又有胃毒作用的杀虫剂。防治蛀干害虫,在防治蛀人枝干内的幼虫时。要用熏蒸剂,并施药于蛀道内;防治成虫或卵时,就要用触杀剂,并喷雾于树干上;第四根据农药的特性选择农药。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时期,并非任何时期施用都能获得同样的防治效果。有些农药品种对气温的反应比较敏感,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效果不好,而在气温高时药效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如炔螨特在夏季使用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春季。有的农药对害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有效,而对其他发育阶段防治效果较差,如噻螨酮对害螨的卵防治效果很好,而对活动态螨防治效果很差。灭幼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只有在低龄幼虫期使用,才能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记者:正确配制农药药液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环节,正确配置农药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方:配置农药应首先在配制农药药液前明确农药稀释的三个表示法。一是百分比浓度表示法。是指农药的百分比含量。例如40%辛硫磷乳油,是指药剂中含有40%的辛硫磷原药;二是倍数浓度表示法。是指喷洒药液中水的用量为农药用量的××倍;三是ppm含量表示法。l ppm是指药液中原药的含量为1毫克/千克。如400ppm的毒死蜱药液,其药液中原药含量为400毫克/千克。

第二确定农药用量。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是以每667平方米用多少克或多少毫升农药时,那我们就根据每667平方米施用水加推荐的用药量直接进行配药。但如果推荐的是稀释倍数,或是有效成分,那我们就按照以下列公式计算出应该使用的药量。

(1)已知每667平方米用药有效成分用量,计算配制药液的用药量

农药用量[毫升(克)]= 有效成分用量/有效成分含量

如我们选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每667平方米茴子白上的蚜虫。我们在商店买上10%吡虫啉,其标签注明每667平方米用2克有效成分。那么我们每667平方米地吡虫啉用量就是2除以10%(0.1)=20克,即我们每667平方米防治蚜虫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这里要注意,不论是打一桶水,还是两桶水,药只是这20克。不能多加。

(2)已知每667平方米用药要稀释的倍数,计算配制药液的用药量:

农药用量[毫升(克)]=喷雾器容量(毫升)/稀释倍数

比如防治每667平方米茴子白上的菜青虫,我们选用在商店买的50%辛硫磷乳油,标签上要求是1000倍液。那么我们用工农—16型喷雾器,它能装15千克水,那么我们每667平方米地辛硫磷乳油用量就是15千克水等于15000毫升,除以1000=15毫升,即我们每667平方米茴子白防治菜青虫用50%辛硫磷乳油15毫升来配制成1000倍液的30斤药液。注意这是一桶药液的农药量,如每667平方米地须打两桶药液,那就再用15毫升农药配制。

第三配药。一般来说配制药液都应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

1.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然后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2.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


记者:合理使用农药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方: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以下四方面:一是把握好用药时期。大多数害虫在发生初期,用少量农药,防治效果就非常好,而大面积暴发后,即使多次用药,大量用药,损失也很难挽回,而且极易造成残留超标、污染环境。但在发生初期往往由于为害症状轻,农民不易察觉,或此时不认同防治的重要性而不开展防治。因此,多数杀虫剂并非效果不好,而是错过了最佳使用时间。

二是把握好用药量、用水量。一些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往往喜欢多加药,认为浓度大效果好。其实不然,一味加大农药浓度会强化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因此,单纯提高药液浓度,往往适得其反。还有些地方由于缺水,农民朋友加水少,这也不对,因为在农药有效浓度内,效果好坏取决于药液的覆盖度,如果园喷施树盘防治桃小出土时,如土壤墒情差,就必须加大对水量,以便形成封闭膜,否则药液只呈点状分布,达不到封闭的效果。还比如有些虫卵多集中于叶背面或邻近根系的土壤中,如果施药时药液量少,就很难做到整株喷透,死角中的残卵很容易再次暴发。

三是注意轮换使用农药

抗药性:在使用某一种杀虫剂防治某种害虫一段时间后,继续使用原来的剂量,所取得的防治效果却不断下降,以至于成倍地增加农药的使用剂量,也不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这种现象就称为抗药性,

抗药性是表明病草鼠害虫抵抗农药的能力。抗药性产生的过程就如同过筛,筛下了不含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而含有抗药性基因的昆虫个体被留下。筛眼的粗细就如同农药的使用剂量,当使用量越大时,留下抗药能力强的个体就越多。使用同一种农药的时间也长,就越增加适应这种农药的个体数。

一种农药,一个杀虫剂如果连续使用,就很容易使那些留下的抗性个体比例数上升,种群适应这种杀虫剂的速度就会加快,即抗药性产生的速度加快;所以,再好的农药品种也不能长期连续使用,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必然会引起病虫高的抗药性,导致效果下降。

但如果间断地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病虫个体就需要更多的时间适应不同农药环境,从而产生抗性的速度就慢。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交替和轮换使用有效阻止和延缓了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的增长,甚至可以促使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害虫恢复对农药的敏感性。

轮换和交替用药是采用作用机制不同的一种或几种药剂轮换使用,例如,两种药剂之间交替使用,或者三种药剂轮换使用。这种交替和轮换使用的办法,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问上的,例如,可以在害虫的不同代次或者每一次施药时进行轮换,也可以在不同地块之间进行轮换。

但是我们要避免同一作用机理杀虫剂互相之间轮换使用,降低具有同一作用机理杀虫剂的选择。因为同一作用机理杀虫剂之间往往有较强的交互抗药性,如果在同一作用机理杀虫剂中实施交替和轮换使用,害虫种群收到的筛选条件是差不多的,实际上对预防和延缓抗药性产生的速度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会加速抗药性的产生。例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间有较强的交互抗药性,如果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交替使用,就达不到延缓抗药性的目的。因此,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必须了解所使用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属于哪一组,不要在同一作用机理的杀虫剂之间进行交替和轮换使用。

四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天数在标签中有注明。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常见的杀虫剂间隔期为:10%氯氰菊酯乳油2~3天,2.5%溴氯菊酯2天,2.5%功夫乳油7天,5%来福灵乳油3天,10%快杀敌乳油3天,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1.8%爱福丁乳油7天,40.7%乐斯本乳油7天,20%灭扫利乳油3天,20%氰戊菊酯乳油5天,35%伏杀硫磷7天,20%甲氰菊酯乳油3天,10%马扑立克乳油7天,25%喹硫磷乳油9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5%多来宝可湿性粉剂7天。

杀虫剂使用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2 18:50 , Processed in 0.0320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