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如何栽培及管理?请详细介绍 银耳的栽培及管理可参考下列方法: 1.栽培银耳需要的设备 银耳栽培基本是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因而设备较简单,包括有培养室、灭菌消毒灶(即土蒸灶)、接种箱以及小型用具。 (1)培养室 是一个约12平方米的房间,一般的草房、瓦房、砖墙、土墙、土地、铺地皆可使用,要求房间墙壁地面坚固密实,无洞穴、裂缝,以免杂菌及害虫孳生。室内要求明亮,有充足的散射光。室内即要要求易保温(特别是冬季),更要便于通风换气(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根据目前住房实际条件,发菌工作也是在培养室内进行,所以培养室最好能搞一个缓冲间,有利于上架、通气等管理工作。 培养室内,靠墙安放两排架子。架腿高5至6层,每层高35厘米。架子宽(内径不算架腿)75厘米。每层平扎上 数根竹竿或直木棍,以做安放培养基袋子用。架子要求坚固、平稳、不松动。 培养室要准备农用喷雾器1个,打过剧毒药者不宜使用。 (2)灭菌消毒设备 银耳培养基灭菌是用常压灭菌法。也就是用土蒸灶来进行。它的构造是:在1个1.5米X1.3米的灶面上用砖砌一个高1.5米的柜形蒸箱。一边留有进料门,门扇上方有插温度计的小孔。灶内有放料的搁板。搁板距水面要有一定的距离。内壁用水泥粉光,以防漏气。进料门下方有水位观察小孔,后边烟道一侧有加水口。烟道上有一连灶,架一口小锅,利用余热烧水,加入灶内。以免加冷水时降温。灭菌灶10多户可用一个。 (3)接种箱 接种箱的附件有接种勺、接种针、酒精灯。接种箱也可互相借用。 2.栽培银耳的代用料及其他材料 栽培银耳的代用料是很丰富的,资料介绍用于栽培的有:木屑、甘蔗渣。江西省奉新县东风综合垦殖场农业科学研究所,还用稻草经二步处理生产银耳。 为了利用本地资源,我们用棉籽壳、木屑、玉米秆、棉花秆,做了栽培对比试验,均成功地长出了银耳。看来玉米秆、玉米芯、棉花秆生产银耳须加多种元素,且产量低,质量也较差,想大批投入生产,还要进一步作试验。棉籽壳、木屑生产的银耳,质量好,产量高,特别是棉籽壳比木屑提高产量50%。 (1)木屑的采集 采集木屑时,除有杀菌作用的松、柏、樟等木材外,一般阔叶树的枝、杆、根及碎屑均可采用。具体说来栎木类(枫木等)伴木、法国梧桐等木材产量最好。桃、梨、苹果、杨树等较次,各种山杂木及平原上生长的椿树、洋槐、柳树等也都可采用。采集的时间要在落叶以后、发芽以前,此时木材所含营养最丰富。加工的方法是将同一种树的枝、杆、根等劈碎晒干,注意不要霉变。然后用一般饲料粉碎机粉碎。防霉、防潮,保存备用,每次栽培用量约480斤。加其他添加料可装5加袋。 (2)棉籽壳 棉籽壳应选择无霉变、无杂质、少绒毛团(以利机械装袋)的机制棉籽壳,干燥保存,以备栽培,每次栽用约需500斤。 (3)其他原料 为了使银耳生长有充足的矿物质和适合的碳氮比,还必须加添硫酸镁、麸皮、蔗糖、生石膏粉、黄豆粉以利银耳生长需要。 (4)辅助材料 ①塑料袋及其制作方法:塑料袋形为长筒,是农用塑料薄膜(聚乙烯)截成长50厘米,宽27厘米大小,经热粘而成的。粘合的方法可用电熨斗,在一"⊥"型的模板上进 行。粘好后预先将一头用线扎紧火溶封口,以备应用。也可同塑料厂直接联系,作13厘米宽的塑料筒较为省工。装满料后,袋长约40厘米,周长26厘米。 ②消霉灭菌药品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药品的性能用途及注意事项。 a.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脱水,变性致使细菌死亡。75%的酒精杀菌作用最强。 用途及用法:常用于皮肤器皿和菌种分离材料的消毒。 注意事项:本品易燃、易挥发,应密封保管。高浓度除用于点灯外,杀菌时应稀释,效果好。 b.甲苯酚(煤酚皂溶液):为50%的煤酚皂溶液。它的消霉能力比酚强4倍。 它的用途及用法是:1%~2%的溶液用于双手消毒(浸泡2分钟即可)。3%~4%的溶液用于室内喷洒和器皿消毒。用时应注意浓度不应过高,否则会使皮肤变硬、脱皮。 c.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为40%的甲醛水溶液。有强烈的刺激臭味。对细菌和病毒又很强的杀伤作用,对人体的皮肤组织有刺激的损害作用。它的作用在于熏蒸消毒接种室、引种箱和培养室。每立方米空间用量1.5~2毫升。用法是将甲醛溶液放入瓷碗内加热挥发,或用二份甲醛溶液加一份高锰酸钾混合一起任其挥发。可用10%的溶液(含甲醛4%)来保存标本。用甲醛溶液时要注意安全,因它对人畜毒性很大,刺激粘膜和神经。 d.新洁尔灭溶液:是表面活性消毒剂。它的主要用途是将原液5%稀释成25%用于皮肤或器皿消毒。 e.高锰酸钾(灰猛氧):它是紫色针状结晶,可溶于水,是一种强氧化剂。用1:1000的水溶液可作器皿和手的消毒。用时要随配随用,溶液配制后不宜久放。 f.酚(石炭酸):是白色结晶,在空气中氧化呈粉红色,见光变深红色。能损害微生物的细胞膜,使蛋白质变性沉淀。用3%~5%浓度的药液作喷雾消毒和器皿消毒。酚的刺激性很强对皮肤有腐蚀作用,用时要注意。 g.升汞:是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杀菌力很强,对有机体的毒性很大;易被皮肤粘膜吸收。用0.1%的溶液用于菌种分离材料表面消毒。升汞有剧毒,应避免长期接触。 h.硫磺:是淡黄色结晶或粉末,易燃。放烟雾对杂菌有较强的杀伤能力。硫磺主要是用来熏蒸接种室、培养室。每立方米空间用量15克。熏蒸前先将室内用水喷雾可增杀菌效果。硫磺的烟雾对人畜有害,积累中毒应引起注意。 最后介绍一下漂白粉。漂白粉为灰白色粉末,有氯气臭味,部分溶于水,在水中分解成次亚氨酸,渗入细菌体内使蛋白质变性;具有强而迅速的杀菌作用。用2%~5%的水溶液刷洗接种室、培养室墙壁、层架用具等。它的杀菌效力持续时间短,应随配随用。 ③其他材料 栽培银耳还要大筒要用胶布。每次约2.5克筒。另外还需少量的细棉线(扎口用)、蜡烛(封袋口用)。 3.培养基的合成与灭菌 每次栽培生产以500袋为宜,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栽培规模,适当增多或减少。 (1)木屑培养基
(2)棉籽壳培养基
(3)合成方法:先将木屑或棉籽壳、麸皮、黄豆粉、生石膏干勺搅拌,然后将白糖硫酸镁溶解于原料总重量的50%~60%的水中,倒入干拌好的料搅拌均匀。 (4)装袋:将拌好搅匀的培养基,用手工或装袋机密实地装入塑料袋内封口(用细线扎紧,用蜡烛或酒精灯烧熔成团,但注意不要用煤油灯)。用直径1.8厘米的打洞器(形如皮带冲子)开接种口4个,深度1.5厘米,距离要均匀,然后用药用胶布贴封接种口,贴时要将胶布微微地褶一个小角,而且褶角方向要一致,以便接种时便于打开,胶布的大小,是将白胶布幅宽分成7等分,再裁成正方形就可以了。待各项工序完成后,装入常压灭菌灶内(土蒸灶),蒸汽灭菌100℃保持8个小时,再闷数小时后,打开灶门,冷却到30℃~40℃时,可取出晾凉,待到温度低于人体时,便可接种。 4.培养室的消毒与灭菌 培养室的消毒灭菌工作,要彻底、严格,达到杀虫灭菌的目的,方法是提前几天先用敌敌畏或乐果溶液喷撒,用量要适当。培养基棒子接好种后,进栽培室前,气味必须消除干净。然后用硫磺熏蒸,用量每立方米15克,隔日后再用(接种当天)福尔马林10毫升,高锰酸钾10克,混合熏蒸,消毒灭菌。另外用5%的石炭酸和来苏儿喷射也可以。 5.接种与发菌 接种工作也应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选择无杂菌、生长旺盛、菌龄在20天左右的高纯度菌种(供段木栽培的菌种不能使用),刮掉小子实体或耳基,擦净表层,然后搅细拌匀,打开胶布,用接种勺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将菌种接入接种口内,稍稍压实,贴好胶布。每瓶菌种可接种穴55~65个。接好种后移入经过消毒灭菌的培养室,堆放发菌。温度保持在26℃~28℃干燥培养。经5~7天后便可排放在架子上。发菌时要注意温度和堆放的方法,防止因温度过高而烧垛,造成菌种死亡。并要适当通气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利菌丝生长。 6.栽培管理 管理工作主要是室内保湿保温、通风换气、病虫害防治以及搞好周围环境清洁工作。当堆放发菌五天时,在方胶布的外缘就可看到白色的菌丝,证明菌丝已经定植,等到所有袋子全部萌发好后(约7天),就可将袋子排放在预先搭好的层架上,可放密一些,温度保持在24℃~26℃,并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感染(每天至少一次),如有杂菌感染,可用75%的酒精注射杀灭。针眼要用胶布贴封,干燥培养。9~12天时要将胶布打开一点,以满足菌丝生长过程中对氧的需要,三四天后可见到白色水珠为正常现象。胶布开口后,要增加湿度,约在70%~75%之间,温度保持在22℃~25℃。 20天左右,便会有子实体出现,并伴有黄褐色水珠。应将水珠吹掉或轻轻擦掉,还要将胶布在原开口的基础上,再对开一口,以利增氧。当子实体长到花生米大小时,可将胶布完全取掉、子实体长满接种口时,要适当开大接种口,(开成20~30毫米)。扩大接种口的方法是将塑料薄膜沿接种口划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进刀太深以免伤害菌丝,扩口要圆,这样长出的银耳朵形好。 完全取掉胶布后,要用报纸覆盖(报纸要消毒),每天要洒水1次,耳朵长到4公分大小时,就要取掉报纸,罩上用报纸褶成的纸船,每天洒水3次通风3次,撒完水就要通风,然后就加温。湿度要保持在75%~85%,温度保持在 22℃~25℃,加水时用喷雾器进行,水要加的灵活,耳黄多喷,耳白少喷,天晴多喷,天阴少喷,一次不能加得过多,更不能直接加到耳朵上,以免影响产量。 通风工作对银耳生长关系较大,银耳是好气性真菌,室内郁闷不但不利银耳生长,还会引起杂菌感染,造成烂耳及虫害。通风应与保湿相结合,否则四周环境干燥,将不利丝和子实体生长。通风工作从第7天就开始进行,每天一次约半小时,最好在中午进行。20天后就要增加到每日3次。 水是参加银耳细胞内含物的组成成分,也是一切有机物中营养物质的溶剂和运输工具,营养物质只有在一定的浓度下才能被吸收,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既要注意培养基的含水量,又要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 加湿的方法是在墙壁、地面、空间喷雾。点击获取更多银耳栽培技术 点击获取更多食用菌种植技术 |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2 13:39 , Processed in 0.0339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