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梨园水分管理

2021-4-17 22:28|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29| 评论: 0

摘要: 一、梨树需水规律 梨树对水分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普通枝梢含水量占50%~70%,幼芽占60%~80%,果实占85%以上。而生产梨果1千克,则年需水达160千克之多。在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应该是果实迅速生长 ...
梨树种植技术 

一、梨树需水规律

梨树对水分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普通枝梢含水量占50%~70%,幼芽占60%~80%,果实占85%以上。而生产梨果1千克,则年需水达160千克之多。在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应该是果实迅速生长期,此时又是枝条的第二次旺长期,因此特别要注意此时期梨树对水肥的要求。在干旱的状况下,白天梨果收缩发生皱皮,如夜间能吸收水分补充,则可以恢复或增长。但久旱忽遇大雨,果实可恢复,接着会发生大量裂果,形成巨大损失。久旱、久雨都对梨树生长不利,在生产上要及时旱灌涝排,尽量避免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

水对于山西省大部分梨区来说,可以说比较缺,必须注意水的充分利用,尤其是雨水的利用,通过地面覆盖等措施节水,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和雨水,使用水得到保证,越冬的时候—定要灌溉越冬水,因为冬季萌芽前特别干旱。如果冬季降雪量比较大,春季也可以免灌溉,因为水量如果太大,幼芽生长太快,果型就会变得不太整齐。

玉露香品种对水的要求前期并不大,土壤不太干旱的话可以少浇水。夏季如果长期高温干旱的话应该及时灌水并追肥,再—个是果实膨大期,不能缺水。

二、灌溉时期

土壤水分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最适合梨树的生长发育。灌水要根据梨树的生长规律、土壤含水量、天气情况及树体的具体表现进行。在幼树时期,适度的缺水可促进根系深扎,抑制枝叶生长,减少剪枝量,并使果树尽早进入花芽分化阶段,使果树早结果,并可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及品质。

1.萌芽开花前。山西常年容易出现春旱,为保证萌芽和开花的需求,要进行第一次灌水。但要注意,在开花期,如水分过多,常引起落花落果。

2.新梢旺长期(5~7月份)。此期水分供应不足,则新梢生长缓慢,影响花芽分化,甚至早期停止生长。

3.果实迅速膨大期(6~8月初)。此期需有足够的水分满足果实膨大,但过多易引起后期落果或造成裂果,还易引起病害发生。

4.果实采摘后(8月上中旬)。此期灌水可迅速补充结果对树体造成的大量水份消耗,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为下一年结果做好准备。

5.封冻水(11月中下旬)。在土壤封冻前,全园灌一次水,可保护根系不受冻害。

三.灌溉方法

由于水资源日益缺乏,梨树灌溉方式,在抛弃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方式后,出现许多新的节水灌溉方式。和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这些方式不仅省水省工,而且有益于根系生长发育。

(一)沟灌

是在梨树行间距主干40~50厘米至树冠外围开一条深20厘米左右的灌溉沟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灌水时只在沟内进行,灌溉沟的位置可结合秋季施肥和深翻时逐年轮换,4~5年轮换一遍,再从头开始,可节水50%。在成年梨园内也可在两行树中间开一条20~30厘米宽,30厘米深的沟,沟上覆膜,通过此沟对树体进行供水。

(二)喷灌

喷灌是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使水通过射程较大的喷头(或喷嘴)射至空中,以雨滴状态进行喷洒的灌溉方式。喷灌设备由进水管、抽水机、输水管、配水管和喷头等部分组成,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喷头也可以根据喷灌强度大小进行选择。这种灌溉方式具有节省水量,不破坏土地结构、调整地面气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是现代化的节水高效灌溉技术。

(三)滴管

滴管是通过管道系统和滴头将水缓慢、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的灌溉方式。具有省水、省工等优点。缺点是灌溉的投入高,滴头容易堵塞。滴管技术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环管地表滴管,可根据树体大小确定环管的直径,将滴管带布置在根系集中分布区,比传统直管滴管的水分利用率更高;二是采用膜下滴管,即在梨树树盘内铺设滴管管,然后再覆盖地膜,可有效地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损耗,提高水分利用率。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用水量的1/8,是喷灌用水量的1/2,是露地滴灌用水量的70%。

(四)微喷灌

微喷灌是一种新的局部灌溉技术,它结合了普通喷灌和滴灌的某些优点,改进了普通喷灌和滴灌的某些缺点,更能很好地发挥灌溉作用。它是利用微喷灌组织设备建立微喷灌系统进行作业,其喷头不易堵塞,一旦微喷嘴堵塞也容易发现和处理,且具有耗能低、省水的特点。比普通喷灌又省水20%~30%,可以使土壤通气性好,不板结,给果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五)小管出流

小管出流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节水灌溉方式。采用4毫米毛管代替滴头和喷头,出水断面大。抗堵塞能力强,对水质要求低,工作压力小,适用范围广,小管出流比地面灌溉节水60%,比喷灌省水15%~25%。

梨树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1-5 11:15 , Processed in 0.0296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