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品种贮藏特性
梨的品种不同,耐贮性差异较大。有些品种如西洋梨系品种;巴梨、茄梨等,果实成熟后,果肉易软化。这些品种在自然低温下不能久存,只有在冷藏条件下才能较长期贮藏。一些品种成熟后脆肉品种,如白梨、砂梨系品种:如雪花梨、鸭梨、酥梨等,比较耐贮藏,但品种之间有差异。还有一些品种,在采收时果肉酸涩粗糙,必须经过长期贮藏,品质改进后才能食用。这些品种极耐贮藏。
二、梨果实的贮藏生理特点
梨是具有呼吸高峰的果实,生长发育在后期进展较快,成熟前体积和重量显著增加,除有机酸在生长发育前期累积外,糖和淀粉都在后期迅速积累,淀粉在成熟时也转化为糖。与苹果果实相比,梨的呼吸和衰败更快,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尽快降低果实的温度,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
三、梨的采收期
采收期直接影响梨的贮藏效果。对在夏秋季成熟的梨,最好在成熟初期采收,晚熟的品种可在完熟时采收。一般认为,确定适贮采收期的标准为:梨果实种子的颜色由尖部变褐到花籽;果皮颜色黄略具绿色或绿中带黄;果肉硬度达到5.5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以上。当80%左右的果实达到上述标准时,即可采收。贮藏期较短或进行冷藏时,可适当晚采。梨不同品种采收期各异。一般是采收较早的,贮藏后腐烂损失小,晚采收的易产生生理病害及增加腐烂率。
四、梨贮藏的适宜温度
贮温对于梨的贮藏寿命有很大影响,中国梨的适宜贮温一般为0℃左右。大多数西洋梨品种的适宜贮藏温度为-1℃。梨采收后需尽快冷却到适宜低温,否则会大大缩短贮藏寿命。但有些品种采收后立即入低温环境易发生低温伤害。如鸭梨,生产上采用缓慢降温措施避免了初期黑心病的发生。
适宜贮藏的相对湿度是85%~95%,在较高的湿度下可阻止果实水分蒸发,从而降低自然损耗。梨若失水达5%~7%,则出现皱缩而影响外观。
五、梨贮藏方法
进行梨的贮藏时,首先要把好入贮果品的质量关,做好预冷以及库房用前的准备工作;搬运码放时轻拿轻放;管理过程中经常观察和调控库内的温度、湿度,贮藏中一般不容易腐烂变质。但要定期抽样检查商品的质量,以确定可行的管理措施和贮期。
贮藏方法主要有窑洞、通风库贮藏、冷库贮藏和气调贮藏。果实采收后,由于气温尚高,果实带有大量的田间热,需在棚下进行预冷,待果温度降低后入库。
(一)窑洞和通风库贮藏
在秋天和初冬要在夜间打开所有通风孔和门窗,以降低温度;冬季时注意防寒,关闭通风孔和门窗,按时打开调整温度。春季气温上升时,又要白天关闭通风孔和门窗,夜间打开通风。
(二)冷库贮藏
采用机械制冷,将库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最适的贮藏范围内,可以明显地延长梨果实的贮藏寿命。对采收较早、入库及时的梨,可逐步降温达到设定温度;对晚熟品种和入库较迟的梨,可快速降温。
(三)气调贮藏
通过调控气体成分来延长保鲜期的贮藏方法。不同品种对气体成分的要求部完全相同,必须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来确定。
1.小包装贮藏。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装果20~35千克,封袋后常温贮藏,可形成二氧化碳3%~5%,氧3%~6%的气体成分组合,比一般的常温贮藏多贮3~4个月,若在0℃条件下贮藏,5个月后,好过率仍可达99%。
2.大帐贮藏。用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做成气调大帐,将梨装入木箱或果筐内,根据温度调节气体成分。在温度为5℃时,可将气体成分调节为二氧化碳2%~3%,氧3%~5%.在0~2℃下贮藏6个月的莱阳慈梨,好果率达92%以上。
3.硅窗袋贮藏。制作一个大小为2.5米×1.2米×1.2米的大帐,在一侧镶嵌0.15平方米的D45-M2-1型的硅橡胶窗,可装入500千克梨果实,在0~2℃条件下可贮藏6个月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