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草莓白粉病的鉴定与防治策略

2021-1-29 11:49|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51| 评论: 0

摘要:   症状:草莓白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草莓的重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为害。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 ...
草莓种植技术 

  症状:草莓白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草莓的重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为害。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膨大停止,着色不良。

  发病规律:草莓白粉病菌是以菌丝体在受侵染的组织内越冬,是一种活体寄生的真菌(专性寄生),若病组织枯死,其表面上的菌丝体很快死亡,分生孢子寿命也不长。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菌丝体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草莓进行初侵染和不断进行再侵染,使病情加重。白粉菌是耐干旱的真菌,潮湿天气虽对病害发生有利,但在干旱的天气,分生孢子还可萌发侵染,而多雨对其反而不利,因此草莓白粉病无论在露地栽培或在设施栽培的环境都可以发生。凡植株栽种过密,施氮肥过多,病害发生较严重。

  防治方法:

  1、在白粉病重发区,淘汰感病品种。

  2、培育无病壮苗。从育苗圃开始,及时发现和清理有病叶片和秧苗,并注意喷药预防,培育无病壮苗。

  3、加强田间管理。一是定植缓苗后,及时清除老叶、病叶,并把田间地头的枯枝、残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搞好田间卫生。二是扣棚后,结合去老叶,清除病叶,搞好棚室卫生,降低病源基数,减少或推迟发病。

  4、加强测报调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草莓整个生育期,对白粉病进行调查和监测,特别进入9月份后,应加强对白粉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个别病叶后及时喷施1%莓保水剂或2%农抗120进行预防。草莓扣棚后,给白粉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测报调查的重点,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发现病叶后,因地制宜的选用药剂防治,如遇连续阴天,可选用百菌清、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晴天可选用喷药防治。

  目前对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有:朵麦可、特富灵、莓保、农抗、硫磺罐等,这些农药宜交替使用,其中朵麦可、特富灵农药多次使用对草莓有抑制生长作用,且花期不宜使用。为了解决多次用药后对草莓的抑制生长作用,一般视草莓的生长和受抑制情况,在每次喷药时,按每桶药液加入4%的赤霉素乳油2 ~ 3 ml。

草莓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4 20:49 , Processed in 0.0358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