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大棚草莓白粉病防治措施

2021-1-28 22:28|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515| 评论: 0

摘要:   受设施栽培高温多湿小气候的影响,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达30-50%。目前正值大棚草莓白粉病高发季节,应严格做好防治工作。   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 ...
草莓种植技术 

  受设施栽培高温多湿小气候的影响,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达30-50%。目前正值大棚草莓白粉病高发季节,应严格做好防治工作。

  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叶片感病后,初期在叶面出现薄霜样粉状物,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情加重叶缘向上卷起,叶片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感病,果实不能正常膨大;果实膨大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失去光泽并硬化,丧失商品价值。

  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越夏。白粉病病菌是专性寄生菌,主要依靠带病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气流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传播到草莓叶片、花器和果实上。病菌侵染的*适温度为15-25℃,低于5℃或高于35℃均不发病,但潮湿多雨天气会加重发病。一般在2月上旬至5月上旬发病,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连作、未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栽植过密或通风除湿不当,均易诱发草莓白粉病,并且发病重。草莓白粉病在适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遇连阴雨天后转晴天,大棚内温度适宜、湿度大,病菌繁殖和病害蔓延速度加快。

  防治大棚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1次,发病严重的田块连续用药防治2-3次。三唑酮、腈菌唑和世高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常用药剂,防效较好。三唑酮在草莓开花结果期施用易产生药害,并且对蜜蜂安全性低,不宜在草莓花果期施用,可以在苗期施用,一般用15%三唑酮1000倍液喷雾防治。腈菌唑和世高对草莓生长无不良影响,对蜜蜂安全性高,可以用12.5%腈菌唑或20%世高1500倍液喷雾防治。不要随意提高施药浓度。苗期施用三唑酮浓度过高,会导致秧苗不发、生长缓慢;花果期施用腈菌唑浓度过高,会形成僵果。花期一般在下午4时后施药。注意交替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此外,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病果,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大棚保持通风透光,夜间尽量提高棚温,避免叶面积露;合理灌溉,控制棚内湿度;合理施肥,防止偏施氮肥等农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草莓白粉病发生。

草莓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4 20:13 , Processed in 0.0398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