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及危害
花腐病有的仅表现在叶片、花朵上,有的仅表现在花朵、幼果上,严重者叶、花、幼果及嫩梢都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叶腐。在展叶后2~3天,叶片中脉两侧、叶缘、叶尖出现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红褐色小斑点,并沿叶脉向下蔓延到叶柄基部,使叶片萎蔫、下垂、腐烂。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灰白色粉状霉层。
2.花腐。两种症状,一种是由叶腐蔓延扩展至花梗,使整个花变褐腐烂,花朵萎蔫干枯下垂。一种是花蕾开始染病,病花呈黄褐色枯萎。
3.果腐。发生在花后15天左右,起初开花正常,但幼果长到黄豆粒大时,果面上发生褐色小斑,溢出褐色黏液,发出酒精味,失水后成僵果。
4.枝腐。先在新梢上形成褐色溃疡病斑,枝腐部位下陷干枯,病斑绕枝条一周后,枝条上部枯死。
二、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果、病叶、病枝上形成的菌核越冬。第二年的春季,土壤温度在2℃以上,土壤湿度在30%以上时,菌核产生子囊盘,子囊盘在气温5℃以上,易产生子囊孢子,随风传播,侵入叶、花,引起叶腐、花腐。病叶、病花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侵入柱头,通过花粉管达胚囊,再经子房壁到达表面,引起果腐,再由果腐引起枝腐。
三、发病原因
1.气候的影响。2007年,烟威地区春季降雨次数和降雨量比往年多,平均气温比往年低,花期前后普降小到中雨,为病菌孢子的产生、传播、侵染提供条件,
2.喷药不科学。有的果农为省钱,休眠期不喷药,怕影响璧蜂授粉,不喷花前药。当果园发生花腐病后,多数果农不认识这个病害,错误认为是产生了药害,没有及时喷药防治,错过*防治时机,个别果农喷药了,有的因药不对症,有的因稀释倍数过高,有的因用药量太少,树体喷不透、喷不匀,有的没进行二次稀释,药水混合不均匀,导致药物防治效果差,危害程度加重
3.修剪不合理。许多密植园的树体枝量过大,叶量过多,树冠交接,通风透光差,叶、花、枝易感病。
4.施肥不科学。有机质缺乏,大部分果园有机质含量在0.5%左右,无机化肥使用量少,大量元素比例失调,中微量元素使用不足,部分有害元素过多,导致树体养分供应不足,果园土壤酸化严重,抗病力降低。
5.排水不通畅。果园没挖排水沟或挖的不合理,雨后果园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抑制根系正常呼吸,削弱树势,降低抗病力。果园湿度大,为病菌孢子的繁殖、侵染提供条件。
6.环剥不妥当。连年环剥,环剥过重,环剥时间过晚,树势弱,易感病。
四、防治措施
1.清除病源。及时清除果树下的枯枝、落叶和落果。冬季深翻土壤。果树发芽前,在树冠下地面每667平方米撒25千克石灰(能同时预防苦痘病,减轻锰毒害)以减少菌源。春季发病初期,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摘除病叶、病果。
2.药剂防治。果树萌芽前,喷1次800倍的农丰灵;花露红期喷1次1500倍的21%诺星;花后10天喷1次2500倍的25%奥宁 ,可预防花腐病菌的发生。发生花腐病的果园,喷布1000倍的21%诺星或2000倍的25%奥宁,可基本控制病害的扩展和蔓延。
3.合理修剪。667平方米产2500千克的果园,冬剪后,枝量不能超过10万,搞好夏季修剪,疏除陡长枝、重叠枝,外围交接枝、下垂枝,生长季枝量控制在12万~15万,树高不超过 3.5米,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增强果树抗病能力。
4.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按千克果千克肥的标准使入豆饼、棉子饼、花生饼、腐熟的动物(鸡、羊、牛、马)粪便,使果园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尤其重视钙、镁、硼、钾的使用,施肥时期在8月底到封冻前为宜,株施全元复合肥不低于5千克;叶面喷3~4次2000倍的韩国原装卡利奥钙和花果素补充中微量元素;地面撒施生石灰,解决土壤的酸性的问题,增加养分供应,提高树体的抗病力。
5.及时排水。合理的挖好排水沟,雨后及时排出果园地面的水,确保不长时间积水。
6.合理环剥。环剥时间不超过5月底,宽度不超过枝条直径的十分之一。通过喷2~3次200倍的PBO,或主干涂抹促花优果三抗宝,替代环剥。维持强健树势,抵抗花腐病的侵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