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0-12-27 02:36|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39| 评论: 0

摘要:   一、选用良种   常用的品种有:阿波罗、紫色激情、特来密、阿特拉斯等杂交一代种。   二、培育壮苗   1、营养钵育苗:按70%园土、30%有机肥配制营养土(加2%三元素复合肥)或80%园土、20%草木灰、1.5%复合肥 ...
芦笋种植技术 

  一、选用良种

  常用的品种有:阿波罗、紫色激情、特来密、阿特拉斯等杂交一代种。

  二、培育壮苗

  1、营养钵育苗:按70%园土、30%有机肥配制营养土(加2%三元素复合肥)或80%园土、20%草木灰、1.5%复合肥配制营养土。营养钵的直径一般为8厘米左右、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2、浸种催芽:用30~40℃温水浸种1~2天(5%多菌灵500倍液),再放在25~30℃环境中催芽,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3、播种与覆膜:足墒播种,播深2厘米,并撒毒饵防地下害虫。实行双膜覆盖,以保温保湿,促进发芽和幼苗生长。4、苗床管理:苗高10厘米时施用*稀薄的有机肥液,及时清除杂草,并注意防治褐斑病、斜纹夜蛾及地下害虫。

  三、整地定植

  1、整地:芦笋属多年生植物,定植后土地便无法再全面耕翻,因此在定植前要深耕整地。一般要求耕深30~40厘米,并晒垡泛白。同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土杂肥2500~35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并做成小高垄,垄间距为1.2~1.5米,种植带南北向。2、定植:一般每垄定植一行,行距1.5米,株距0.3~0.35米,亩植1200~1500株。种植密度,各地有所差异,有的地区行距1.25~1.5米,株距25~30厘米,亩植1500~2000株。定植时,要求壮、弱苗分开定植,并将地下茎再生鳞芽的一端要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一条直线,以便于培土、采笋。

  四、田间管理

  1、定植当年:一般定植一个月后开始施肥,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为宜;秋季要重施*秋发肥,每亩追施复合肥20~25公斤。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2、成年芦笋:管理重点为合理施肥,防病治虫,排涝浇水。①合理施肥:每年可分3~4次。催芽肥,于3月份(春采前)结合垄间耕翻、培土,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51%高氮型复合肥(30-10-11或25-10-16)20~30公斤。壮笋肥,在6月份(上中旬),亩施51%高氮型复合肥10~15公斤。秋发肥(重施),8~9月份,亩施土杂肥2500~3500公斤,54%复合肥(17-19-18)30~50公斤。②防病治虫:芦笋茎枯病、褐斑病是危害芦笋的主要危害,发病快,危害严重,目前尚无*药防治。

  防治病害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适时摘心打顶,防倒伏;清理田园,降低浸染源是防治茎枯病有效方法之一,2月份全面清理田间茎秆,清扫病残枝叶,集中烧毁;留母茎采笋,延长采笋期;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的用量;药剂防治,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退菌特等。虫害主要有:斜纹蛾病,甜菜夜蛾,棉铃虫、地老虎等。夜蛾类可用灭幼脲、农林乐等1000倍液防治,蚜虫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③排涝浇水:在冬季清园后,进行冬灌;在芦笋生长季节,遇旱要及时浇跑马水,严禁大水漫灌;遇涝排积水,以防腐烂。

芦笋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4 20:09 , Processed in 0.0738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