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是保护地瓜类蔬菜栽培主要品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复种指数的增加,西葫芦病害发生程度有所加重,特别是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畸形果等发生较重。 1 缩叶病 1.1 危害症状 该病是生理病害。在植株生长中出现连续多片叶呈现鸡爪状皱缩,一般5——6片叶,叶脉明显,坐果率很低,甚至不坐果。果实生长缓慢,易被误认为病毒病。当温度升高,*温度在10 ℃以上时,新生的叶片又恢复正常生长。发病的主要原因:①昼夜温差过大,白天高温达25 ℃以上,夜间温度在6 ℃以下,时间又比较长;②空气湿度大,生长点积水受到抑制,叶片发育不正常。 1.2 防治技术 生产中要控制好温度变化,防止大温差的出现,同时要控制湿度。 2 霜霉病 2.1 危害症状 霜霉病是大棚西葫芦普遍发生而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在叶片上发病。苗期发病时,子叶被害部位开始褪绿变黄,*后枯死。成株叶片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色小斑点,后发展为多角形,后期病斑边缘黄绿色,干枯时易破。在高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枯萎,故又称“跑马干”。病菌通过气流、雨水、昆虫传播,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在日均温20——25 ℃时,叶面有水滴6——12小时即可萌发侵入,3天即可发病。 2.2 防治技术 要选用抗病品种,并通过栽培措施提高温度、降低湿度,控制发病。保护地栽培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治,每亩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250 g,分堆放置,均匀放在日光温室内,点燃后闷棚,一般是傍晚开始,次日早晨结束;发病初期用58%瑞毒锰锌500倍液,25%瑞毒霉与70%代森锰锌1 ∶ 2混合的50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每隔6至7天喷1次,交替喷3——4次。 3 灰霉病 3.1 危害症状 灰霉病是大棚西葫芦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危害极大。灰霉病主要危害花朵及幼瓜,病菌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果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白霜。大瓜受害,组织变黄并生白霜后变淡灰色,重者腐烂脱落。叶片病斑圆形,边缘明显,生有少量灰霉。茎染病,数节腐烂,易折断使植株死亡。病菌随病残体存活,也可以菌核体在土壤中越冬。由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进行传播蔓延。此病在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条件下发病严重。 3.2 防治技术 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植株生长过旺和徒长,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性;高畦覆盖地膜,适当控水,经常通风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摘除发病的花、叶、果;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扑海因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6——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4 白粉病 4.1 危害症状 西葫芦在大棚内容易发生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和背面出现白色小霉点,以叶的正面为多,然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霉斑。严重时,叶片全部布满白粉。后期白粉霉斑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干枯,有时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一般从老叶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高温、高湿发病严重。 4.2 防治技术 注意通风散湿,防止结露;培育健壮植株;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等药剂,6——7天喷1次,交替使用,也可用百菌清烟剂或粉锈宁烟剂熏蒸大棚。 5 畸形果 5.1 症状 该病为生理病害,在西葫芦生长过程中,常因肥水失调、授粉不良、温度不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果实畸形现象,如有的果实中部膨胀肥大或细长,有的尖嘴、歪把,这既影响产量,又降低商品价值。 5.2 防治技术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及时追肥,同时酌施锌肥和镁肥。苗期以干控为主,结果期保持湿润。要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揭膜盖膜时间,并按要求进行变温管理,以利于积累养分,减少畸形果。人工授粉。 |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3 05:17 , Processed in 0.0296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