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小麦群体小,个体弱,冻害重,苗情成为近十几年来较差的一年,加强春季管理成为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经过一周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昨日,市小麦专家对我市小麦苗情下了结论,并研究制订了当前小麦苗情春季管理建议,为农民支招儿。 越冬早冻害重 小麦苗情近年来最差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月华介绍说,今年全市小麦品种布局合理,播种质量高,基本苗充足,但由于去年秋冬极不利气候条件影响,造成目前小麦群体小,个体弱,冻害重,苗情成为近十几年来较差的一年。 去年11月初气温骤降,致使小麦提前进入越冬期,比常年提早20天以上。冬前有效积温502.4℃,与形成冬前壮苗需要的积温有80℃的差距。据各县市调查,冬前全市麦田主茎叶片平均4.3片,比上年少1.36片,比常年少1.2片;小麦亩茎数46.73万,比上年少38.33万,比前五年平均少28.53万;单株分蘖2.09个,比上年少1.7个,比常年偏少1.11个;单株次生根2.63条,比上年少2.87条,比前五年平均少1.93条。各项指标都是近年历史上最少的一年,总体表现为冬前苗叶龄小、个体弱、群体不足。 “我市近年来小麦以带绿越冬为主,少数年份是半带绿越冬,越冬期间群体都有一定的增长量,多的年份达到10万左右,少的年份也在2万左右。但今年小麦越冬期间因异常气候没有增加分蘖,麦田全部枯叶越冬,小麦叶片冻枯率达到80%,不利于小麦快速返青。部分麦田出现死蘖、死苗现象,少量麦田死苗现象严重,需要毁种。”李月华主任焦急地说。 紧急调研 专家制订技术建议解民忧 面对当前的不利形势,正月初七一上班,市农业局就组织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展开了小麦苗情调查。经过一周的调查分析,专家拿出了一整套的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明确提出今年小麦春季管理要以增温促蘖为重点,以肥水巧管为中心,争群体、壮个体、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植生长,实现产量结构三要素协调高产。具体建议如下: 主体麦田巧用肥水促高产 锄划搂麦,促小麦早返青早生长。在今年越冬期间土壤墒情较好、群体较小的情况下,温度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主要矛盾,一般麦田不应在早春管理上急于追肥浇水,应该提倡浅锄细划,但应错过大风天气;对干枯叶较多的麦田,要搂麦清垄,以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春季分蘖时期延长、分蘖量增加。即使不进行锄划,也不应过早追肥浇水。 因地制宜,巧用第一次肥水。一是对底肥充足、地力肥沃、保墒能力强、墒情充足的麦田,一般春季分蘖较多,如无脱肥、失墒现象,仍可以推迟到拔节期实施第一次肥水。二是对底肥一般、地力中等、墒情适中,群体冬前较小,春季增长量不大的麦田可适当早管,掌握在起身期、两极分化前实施第一次肥水。 三是对底肥不足、地力较弱、失墒较快,冬前群体较小,春季增长量又小的麦田,掌握在返青末起身期初实施第一次肥水。 追肥量高产田纯氮肥用量掌握在7至10公斤左右;中产田在6至8公斤;低产田在5至6公斤。地力高的适当减少施肥量,地力低的适当增加施肥量。 冻害麦田及早毁种减损失 对目前小麦分蘖节已经干枯死亡,冻害重,死苗死蘖严重的麦田,建议及早毁种。对于毁种麦田可采用三种种植模式:一是一年两茬模式,目前可种植叶菜、根菜、瓜类、油葵、糯玉米、豌豆等作物。二是一年一茬模式,可种植甘薯、大豆、花生、地膜春玉米等作物。三是套种模式。对于尚有一定产量的麦田也可采取套种春播夏收和春播秋收作物模式,提高收益。 对于冻害麦田要以促为主。对于死苗死蘖相对较多,但不需要毁种的麦田,要在新根新蘖长出时提前进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并亩追纯氮4至5公斤,第二次肥水管理时再亩追纯氮4至5公斤。 及时测报 防治病虫草 防治病虫草是夺取今年夏粮丰收的重要环节。专家提醒广大农民,化学除草用药时期要掌握在拔节期前进行;病虫害除治要特别关注山区旱地的麦红蜘蛛、孕穗期的吸浆虫等防治;在使用除草剂时,对根部病害要加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3 00:22 , Processed in 0.0345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