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茬日光温室黄瓜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进行播种,育苗期处于一年当中寒冷的冬季,因此育苗技术要求相应较高,管理不当常常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主要表现如下:
一、闪苗
叶片起初表现为水渍状,然后萎蔫,*后褪绿变白干枯。起因是育苗畦内温度短时间内急剧下降或外界冷风直接吹到叶片。预防办法是:防寒保温,必要时加设小塑料拱棚;如气温持续偏低,人工增温时也不要迅速提高温室内温度,应缓漫地升温。另外,将刚刚萌动的种子(露嘴)进行低温处理(-1℃~1℃的低温条件下5~7天)和育苗过程当中的低温锻炼,对减少闪苗现象的发生都有所帮助。
二、寒根
受地温低的影响,根系停止生长,吸水困难,地上部叶片慢慢变黄,严重时出现萎蔫。起因是育苗畦或营养钵内的温度低于12℃,根毛吸水困难所致的生理性干旱。预防办法是:设法提高地温。
三、沤根
主要表现为地上部叶片萎蔫,地下部根系发黄变褐腐烂。起因是在育苗畦或营养钵内的土壤湿度过大的同时,地温又偏低(一般低于12℃)。预防办法是:在设法提高地温的同时,严格控制浇水。
四、烧根
幼苗地上部叶片和地下部根系皆变黄、萎蔫、抽缩。起因是育苗畦或营养钵内的土壤湿度过小,同时营养土中施肥偏多且未经充分腐熟、细碎导致土壤中肥料浓度较高。预防办法是:在进行营养土配制时,掌握好肥料的使用量,同时所使用的有机肥要做到充分腐熟、细碎。如有烧根现象发生,可及时补浇一些水分,降低烧根的危害程度。
五、徒长苗
主要表现为幼苗叶片大而薄、颜色淡,叶柄与茎蔓间夹角小于45度,节间细长(高脚苗),组织软嫩,角质层不发达,抗病力下降,幼苗下部根系弱小,吸收能力差,地上叶片为蒸腾大于地下根系吸收,夜间呼吸消耗大于白天养分合成,生长点花芽分化受阻,难见雌花,对前期产量及总产的提高构成威胁。起因是在育苗时夜间温度过高,或偏施氮肥,土壤湿度过大,光照不足。预防办法是:幼苗出齐或移栽后严格控制夜间温度,使其保持在16℃~18℃,保持昼夜温差在10℃左右为宜;营养土配制时控制氮肥用量;严格控制浇水,尽可能多地增加光照
六、小老苗(花打顶)
幼苗表现同徒长苗表现正好相反,植株生长势弱,叶片瘦小、颜色暗绿,尤其是茎蔓顶端节间缩短,严重时呈簇生状,并着生大量的雄花和雌花。起因是在育苗时土壤湿度过小,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室内昼夜温度普遍偏低;或营养土氮肥严重不足,造成生殖生长过旺。预防办法是:进行育苗移栽时,育苗床事先要浇足移栽水;浇水后适当提升室内昼夜温度,使其白天保持在25℃~28℃,*不要超过30℃,夜间保持在18℃~22℃;营养土配制时应做到氮、磷、钾肥均衡合理;白天应增加光照。另外,适当喷洒植物生长调节促进剂,如叶面喷施1次赤霉素。
七、烤苗
主要表现为局部地域(靠近温室前部、东西山墙附近)的植株叶片,出现成片褪绿黄化,黄斑可从叶缘部位开始,也可直达叶片的中间部位,以靠近上部的幼嫩叶片为主,所有受害叶片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即时间、部位相同,且不发展不传染。起因是在育苗时育苗畦局部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致使叶片局部细胞急剧失水。预防办法是:育苗及定植后注意晴天室内温度变化,中午前后光照强烈、室温偏高应加大通风换气量,棚室内白天保持在25℃~28℃,不要超过30℃,同时适当浇水,及时补充因蒸腾作用丧失的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