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遂昌县金竹镇在高山蔬菜产业不断升级 的情况下,开展了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引进了黄瓜、西红柿等10多个品种,并在该镇大西坑开展黄瓜引种试验,7月10日播种,收获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平均亩产量3240公斤,亩产值1296元。 2003年将黄瓜示范面积扩大至200亩,在4月20日播种,收获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亩产量3500公斤,亩产值1050元;7月10日至15日播种,收获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亩产量3000公斤,亩产值近3000元,其中梭溪唐家隆户亩产值3583元,为该镇高山蔬菜产值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试验示范目标。现将高山黄瓜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耐热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青皮黄 瓜品种“中农8号”、“016X秋选”、“津春4号”为好。这些品种在500—800米海拔的山区种植,产量随海拔增高而增高。一般亩产4000—5000公斤。
2 田块选择
应选择在500—800米之间的海拔地区种植, 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且前三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
3 施足基肥
整地时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硫酸钾三 元复合肥50公斤、硼砂1公斤,播种时在穴内施磷肥20—30公斤、焦泥灰2000公斤。
4 适期播种
4.1 海拔在700—800米的安排在5月底至6月上 旬播种,海拔在500—600米的安排在6月中旬至6 月下旬播种,这样采收期正当蔬菜淡季的7—9月份,价格较高,可发挥高山优势。
4.2 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杀菌,将种子倒入盛有 50—55℃热水的容器中,不断搅拌15—20分钟,也可用1%高锰酸钾浸种2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擦洗干净。
4.3 播种方式采用大田直播法,穴距30厘米,每穴播1—2粒种子,亩用种量150—200克。具体方法为,畦面精细整平后,在畦面开二条线沟,浇足底水,然后进行穴播,播后覆细土1—2厘米,再用丁草胺或乙草胺进行全田喷施,防止杂草,再覆盖秸秆,防止暴雨冲刷和保持土壤温度。出苗后及时揭除覆盖物,发现缺苗及时补苗。一般3—4天便可齐苗。在田边做一部分营养钵或方块,并与大田种子同时播种,为补苗作准备。
5 应用生长调节剂
“乙烯利”有促进雌花分化、降低雌花节位、增加雌花数量的作用。在黄瓜两片真叶时用40%乙烯利100ppm浓度(1毫升加水4公斤)于下午4—5时喷施叶面。喷药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不能缺水。在第4片真叶展开时用同样浓度喷施第二次。
6 田间管理
6.1 苗期注意蚜虫、菜青虫、病毒病及霜霉病的防治。蚜虫可用蚜虱净加病毒A喷雾防治;霜霉病可用杜邦克露加天然芸苔素481进行喷雾。
6.2 黄瓜出蔓后应及时搭架绑蔓。绑蔓一般每隔3—4张叶进行*,用稻草或塑料绳,蔓与小竹之间用8宇型方法绑,松紧适度,以免影响产量。
6.3 根瓜以下的侧枝要去掉,根瓜以上侧枝见瓜后留1—2片叶打顶。当主蔓长到架顶时,主蔓打顶,促进回头瓜。下部叶片发黄时要及时摘除,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带出田外土埋或烧毁。
6.4 座瓜前适当控制水份,进入结果期后增加浇水量和次数,并结合追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肥料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半沟水,防止大水漫灌。在灌水和经大雨后应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沤根死株。
6.5 结合根外追肥,防治病虫害。黄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可用80%大生600倍或72%克露 700倍或甲霜灵锰锌500倍,加“481芸苔素”9000 倍;枯萎病可用70%敌克松1000倍,或枯萎灵600 倍灌根,每隔7—10天灌药*,连续2—3次。蚜虫 和蓟马可用10%一遍净(蚍虫啉)3000倍或好年冬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瓜绢螟用25%杀虫双 500倍或BT生物农药500倍或5%锐劲特2000倍 防。
7 经验探讨
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我们认为目前新推广的 “中农8号”、“津春4号”两个品种都具备抗热性强、抗病性好、优质、高产的优点,非常适合高海拨山区种植。
7.1 抗热性强。参试的两个品种都经40℃以上高温考验,没有表现大面积的落花落果现象,但温度超过30℃以后,优质商品瓜数量减少,次瓜增多,必须加强降温措施及肥水管理。
7.2 抗病性较好。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疫病。其中以霜霉病较普遍,在生产中要加强生产管理,要求每采摘1—2次后就要追肥*,提高植株的抗性,同时结合追肥加强病虫害预防工作,特别是雨后要及时打药。
7.3 优质、高产。亩产一般都在3000公斤以上,7—9月份价格都在0.4元/公斤以上,经济效益较好。
7.4 加强生长调节剂的使用。2002年示范面积较少,“乙烯利”的使用较普遍,2003年有些农户忽略该工作,据统计因为没有使用“乙烯利”开花座瓜较使用的减少10%—15%。
7.5 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我们觉得海拨500—600米*播种期应在5月底—6月上旬,这样确保7月中旬上市,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