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水稻晒田的时间和方法

2020-10-29 00:14|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1490| 评论: 0

摘要: 水稻晒田对于改良土壤,调节水稻的生长都有很大的好处,那水稻什么时候晒田呢?水稻晒田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让种地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水稻晒田的时间掌握“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的原则。所谓“时”,就是水稻 ...

水稻晒田对于改良土壤,调节水稻的生长都有很大的好处,那水稻什么时候晒田呢?水稻晒田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让种地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水稻晒田的时间和方法 

水稻晒田的时间

掌握“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的原则。

所谓“时”,就是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即在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进行晒田最适宜,早于或者过了这段时间,水稻对水的敏感性较强,不宜断水晒田。

所谓“苗”,就是群体总茎蘖数达到计划最高苗数85―90%开始断水晒田,只要主穗和三片叶以上分蘖数量达到要求的有效穗时,就应晒田。

水稻晒田的方法

晒田的轻重及时间长短根据看苗、看田、看天气而定,晒田晒到“禾苗褪色,田面开裂,白根露面”为好。凡分蘖早,叶色深,长势旺,泥脚深及冷浸田、底肥足的均宜早晒、重晒,且晒田时间可稍长;反之,则宜迟晒、轻晒,且晒的时间要短。为提高晒田质量,插秧时要预先留好晒田沟,每次中耕均把田扒平,晒前开好腰沟,以利排水。

1、稻株茎叶生长过旺,氮肥用量过多,叶片发黑的应重晒田,早晒田。反之稻株长势弱小应晚晒,轻晒或不晒。

2、土层深厚、肥沃,稻株呈现出徒长,叶色发黑的应早晒,重晒土质较薄,保肥保水较差的应晚晒轻晒。粘土层透水性弱的应早晒、多晒漏水田不晒。

3、当田间有三分之一左右植株已拨节时,应停止晒田,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证幼穗分化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幼穗分化生长发育。此时应适当深灌,控制水层在5-6厘米左右。

4、晒田时间一般为5-10天左右,轻晒田块,要达到田面开细缝,人脚下去不粘泥中晒的田块,晒到田面出现鸡爪状裂纹重晒的田块,要达到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即可。

1、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当水稻分蘖已达到一定数量即够苗后,我省从时间上来看是6月末左右为有效分蘖终止期,早分蘖的能成穗,终止期后分蘖的不能成穗或只成小穗。在生产上通过晒田的方法,可使高位幼小分蘖芽得不到水肥供应而停止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使主茎和大分蘖获得更多的养分供应,为壮秆大穗打好基础。

2、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插秧后至晒田前较长时间内田面保持一定的水层,导致耕层土壤内通气性差,好气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缓慢,不利于根系生长。通过晒田处理,大气可直接进入耕作层中,使土壤内的通透性增强,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耕层内氧气的含量。晒田后新根数目增多,促进根系下伸,扩大了根系活动范围,增强了吸收能力。

3、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通过晒田可使氮素代谢水平下降,控制营养生长速度,提高碳素代谢能力,促进碳水化合物积累。同时也抑制了节间的生长,稻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长度变短,秆壁变厚,茎秆组织较紧密,因此也增强了株体抗倒伏的能力,也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较多的养分来源。复水后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由茎、鞘向幼穗转移,促进了幼穗发育,水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满足了幼穗生长发育的养分的供应量,为形成穗大粒多打好基础。

4、降低田间温度,抑制病虫危害。水稻的许多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都与稻株间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如稻瘟病在田间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适于病菌的繁殖与侵入。白叶枯病在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发病严重。水稻潜叶蝇及二化螟虫等,它们卵的孵化和为害时,也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通过晒田降低了株丛间的空气湿度,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环境,破坏了病菌与虫卵繁殖传播条件,抑制了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程度。

1、晒田一般应在分蘖末期,拨节初期进行。晒田过早,影响有效分蘖的产生与生长,晒田过晚,新分蘖过旺生长,延迟幼穗分化速度。分蘖力中等的,每穴达到25-30个蘖时应排水晒田。

2、稻株茎叶生长过旺,氮肥用量过多,叶片发黑的应重晒田,早晒田。反之稻株长势弱小应晚晒,轻晒或不晒。

3、土层深厚、肥沃,稻株呈现出徒长,叶色发黑的应早晒,重晒;土质较薄,保肥保水较差的应晚晒轻晒。粘土层透水性弱的应早晒、多晒;漏水田不晒。

4、当田间有三分之一左右植株已拨节时,应停止晒田,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证幼穗分化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幼穗分化生长发育。此时应适当深灌,控制水层在5-6厘米左右。

5、晒田时间一般为5-10天左右,轻晒田块,要达到田面开细缝,人脚下去不粘泥;中晒的田块,晒到田面出现鸡爪状裂纹;重晒的田块,要达到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即可。

农业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1-22 23:44 , Processed in 0.0377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